火幽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章 胡亥是非不分大秦病入膏肓 趙高指鹿為馬群臣紛紛附和,秦末漢初真龍記,火幽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陳勝吳廣於大澤鄉毅然決然地率軍起義之時,此訊息如驚雷般在秦國朝堂之上轟然炸響,瞬間引起了軒然大波,猶如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千層浪。大臣們紛紛擾擾,眾說紛紜,議論聲此起彼伏。有的人滿臉憂慮,面色沉重得彷彿能滴出水來,憂心忡忡地說道:“反賊若不除,大秦必將面臨亡國之禍啊!他們如此猖獗放肆,倘若不及時剷除,恐怕會釀成難以收拾的彌天大禍。”然而,另一些人卻對此嗤之以鼻,輕蔑地笑道:“不過區區毛賊而已,何足掛齒!大秦何等強大,根基深厚,豈會被這些微不足道的小角色所撼動?”秦二世胡亥高坐於那象徵著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聽著群臣激烈的爭論,心中愈發煩躁不安。他猛地雙手一拍扶手,大聲怒吼道:“爾等眾說紛紜,我究竟該聽誰的?”面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胡亥一時之間猶豫不決,難以定奪。於是,他氣急敗壞地下令讓所有朝臣同時起身,按照各自的看法選擇站立或坐下。那些堅定地認為陳勝吳廣是亂民造反的大臣們毫不猶豫地站到了中間,身姿挺拔,目光堅定;而那些認為只是小小毛賊鬧事的大臣們則默默地坐到了一旁,神色輕鬆,似乎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皇上的態度已然明瞭,可偏偏還有那麼幾個不知趣的老頑固,像個愚笨的大傻春一樣呆愣在原地,不知所措。胡亥見狀,怒氣衝衝地朝他們再次吼道:“爾等胡言亂語些什麼!造反?造什麼反!難道你們看不見大秦的繁榮昌盛嗎?”陳勝吳廣的造反行徑早已如疾風般傳遍天下,人人皆知。然而,在秦國朝堂之上,仍有許多忠誠勇敢、敢於直言的忠臣義士。可惜的是,胡亥善惡不分,是非不明,竟然下達命令將這群國家的棟樑之才統統處死,其中包括千古一相李斯在內。自那以後,朝臣們個個噤若寒蟬,再不敢輕易進言,整個秦國朝堂幾乎完全被太監趙高所把持,猶如烏雲蔽日。與此同時,隨著各地叛軍如星火般日益壯大,秦國淪陷的城池也如同雪球般越滾越多。就在這危急存亡的關頭,出現了一群勇敢無畏、不怕死的學者。他們心懷對國家的深深憂慮,執意要勸說皇上儘快發兵去鎮壓叛亂。陳勝吳廣已然率眾造反,更為甚者,他們竟然還自立為王,國號定為張楚。眼看局勢越發危急,如果再不派出像章邯那樣能征善戰的大將軍出兵圍剿,那秦國恐怕真的要面臨滅頂之災了。現實總是這般殘酷無情,學者們毫不留情地將這殘酷的現狀如鮮血淋漓般擺在胡亥的面前。“胡說,爾等故訴危言,故訴危言。”胡亥再次大發雷霆,那憤怒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可嘆的是,如果此時的胡亥能夠猛然醒悟過來,或許這個國家尚有一線生機可言。然而,他根本不願意去面對這一切,也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去應對。正在這關鍵時刻,太監趙高聞聲匆匆趕來。胡亥見狀,竟是高興得不得了,彷彿抓到了救命的稻草一般。他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了一個太監身上。在這宮廷之中,胡亥一臉興奮地對趙高說道:“大夫,你這件新袍真是光彩多多,光彩多多啊!”胡亥曾經就對趙高袒露過心聲,在他的心目中,趙高一直比他那威嚴的父皇還要貼心。如今,始皇帝已然逝去,胡亥更是發自內心地將一個太監尊稱為亞父,對於國家大事,他也完全對一個太監言聽計從。秦二世胡亥這般善待閹人趙高,然而,趙高似乎存了有意毀掉這個帝國的心思。他不但時常欺瞞胡亥,對於各地風起雲湧的叛亂,更是始終採取放任不理的態度。那些忠心為國的學者們,他們本懷著赤誠之心,試圖力挽狂瀾,勸說胡亥積極應對局勢。可胡亥對趙高的盲目尊崇,讓一切努力都化作泡影。面對趙高的所作所為,學者們最終無奈地選擇了明智保身,畢竟在這樣混亂的局面下,他們的力量太過渺小。而趙高呢,再次輕而易舉地將此事搪塞回去,彷彿一切都不曾發生過一般。數日後,趙高一臉諂媚地在宮庭上進獻給皇上一匹據說來自西域的貢馬。然而,當那所謂的“貢馬”被抬上來之後,眾人卻立刻發現了不對勁之處。這時候,人群中就有那情商著實低、毫無腦子的人率先忍不住開口講話:“陛下,這,這那是馬啊。”但與此同時,也有人立馬反駁道:“皇上,這分明是一匹馬呀。”趙高卻並不急於解釋,反倒是將問題巧妙地拋給了在場的眾人,他緩緩說道:“你們認為是馬的,就站在我的左邊,認為是鹿的,就站在右邊。”可就在大臣們準備開始站隊之前,趙高忽然抬高了嗓門,特意強調道:“我趙高認為是馬。”大臣們頓時一臉疑惑,心中暗自思忖著,那明明一眼看上去就是馬呀,丞相為什麼還要特意說他是匹馬呢?趙高見這幫大臣們遲遲不肯選邊站,便又給了他們一點時間,讓他們湊近仔細瞧瞧,務必想好了再說。一時間,宮廷之上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