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幽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章 陳勝龍袍加身自封為王 千古一相李斯被腰斬,秦末漢初真龍記,火幽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各位,請聽我陳勝一言!正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大丈夫若生而不死,則必為貴賓;若是死,也要舉大事、成大名,揭竿而起,共同謀劃起義大業!”陳勝激昂地發表著演說,眾人情緒高漲,齊聲高呼:“滅秦!滅秦!”正當此時,一名漁民突然推著一輛載著一條大魚的車子走了過來,恭敬地說道:“拜見張楚王,這條魚託我將它送來拜見您。”陳勝詫異道:“你說,是這條魚要你這麼做的?”漁民連連點頭,信誓旦旦地回答:“千真萬確啊,大王!”陳勝半信半疑,立即走上前去,掀開蓋在魚身上的布匹。只見一條碩大的魚兒橫臥於車中,但眨眼間,他便注意到魚肚處似乎有些異樣。陳勝當機立斷,命令旁人將魚腹中之物取出。眾人好奇圍觀,當那件物品展現在眼前時,所有人都驚愕不已——竟然是一件華麗的龍袍!“啊!大王乃天命所歸,如今龍袍加身,實乃天意啊!難怪這魚兒會開口說話,此乃上天註定的祥瑞之兆!”有人驚歎道。陳勝心中暗自歡喜,臉上卻故作鎮定,順水推舟地接受了這個“天意”。然而,這場由他一手策劃導演的“黃袍加身”戲碼,實在是粗糙拙劣至極,稍有頭腦之人便能識破其中破綻。然而那時人們受教育程度有限,竟然輕易相信了這些說法,恰好給了陳勝可乘之機。從那一刻起,陳勝就在當地自封為王,並將國家命名為“張楚”。而此時此刻,距離他起事才不過短短一個月而已!想當初,一個月之前,陳勝率領著區區九百人馬在大澤鄉發動起義,隨後僅用短短十幾日,接連攻克五條戰線,直逼戰略要衝陳縣,緊接著毅然決然地自立為王。他這麼一折騰,各地民眾紛紛響應,高舉義旗,雲集於他的旗幟之下。於是乎,陳勝手中迅速集結起十幾萬大軍。於是乎,他深思熟慮後決定兵分四路,準備一舉消滅秦國。首先,他精心策劃讓義軍的主力部隊向西進軍,全力攻取三川軍鎮守的滎陽,並透過函谷關這條重要通道,直接向秦國首都咸陽發起猛攻。緊接著,他又巧妙部署了另一路軍隊,命令他們穿越南陽郡,從五關迂迴到關中地區,以出其不意之勢給敵人致命一擊。隨後,他還下令讓部分兵力向北渡過黃河,對趙國故地發動猛烈攻擊。最後,他還派遣了一支精銳部隊向南進軍,攻打九將軍廣陵等戰略要地。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義軍的主力部隊久攻滎陽卻未能取得勝利。面對這種困境,陳勝當機立斷,派出另一路奇兵繞過滎陽,改走函谷關這條路。由於此時秦軍將領的錯誤判斷和指揮,使得秦軍的主力部隊皆被吸引並牽制於滎陽地區,無法分身對抗義軍和救援首都咸陽城。所以這支起義軍部隊一路高歌猛進、勢不可擋地向咸陽城挺進。得知這個驚人訊息後的秦二世胡亥驚恐萬分,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應對。慌亂之中,他只能聽從秦將章邯的建議,下令大赦天下以穩定民心,並緊急徵調了正在歷山修行勞作的整整七十萬名勞工,迅速將他們全副武裝起來,組建起一支臨時拼湊而成的軍隊,企圖阻止義軍前進的步伐。然而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起義軍顯然有些猝不及防,無奈之下只得暫時撤退防守。此後雙方展開了長達十幾日之久的激烈交戰,但終究因缺乏足夠的兵力以及糧草供應等問題,這支起義軍最終還是難逃全軍覆沒的悲慘命運。緊接著,章邯乘勝追擊,繼續率領大軍向東進軍,成功圍剿了困守滎陽的另一支佯攻的起義軍部隊,至此,其他各路義軍領袖也紛紛四散奔逃、自顧不暇。因此,當張安率軍攻打陳縣之時,陳勝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無人前來救援,在走投無路之下,他不得不率軍退回至城關郡,期望能夠重新謀劃下一步行動計劃。怎料想半途中卻遭遇不幸,竟然遭到自己信任的車伕殘忍殺害。至此,陳勝新建的張楚王朝不到半年就土崩瓦解了,一代梟雄就此落幕…………
“趙高,你這個卑鄙無恥的小人,小人啊小人!”李斯怒目圓睜,咬牙切齒地說道。“哈哈哈,說得好!我趙高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但你們可別小瞧了小人。正所謂小人不可惹,小人不可辱,更重要的是,小人絕對不可信吶,哈哈哈哈!”此時趙高狂妄地回應道。李斯死死地盯著眼前這個張狂無比的小人,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悔恨與憤怒。他怎麼也想不到,曾經那個在自己面前阿諛奉承、極盡諂媚之能事的趙高,竟然會變得如此陰險狡詐、心狠手辣。回想起當初,李斯輕信了趙高挑撥之言,誤信了胡亥跪拜仲父之誠,斗膽和小人趙高以及封庸無道的胡亥,一起密謀篡改了嬴政立下的遺詔,並且殘忍地除掉了大公子扶蘇和大秦保護神蒙恬大將軍,轉而擁立胡亥為太子並而還助其稱帝。如今落到這般田地,只能說是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沒過多久,李斯的府邸便被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