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幽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韓信討封齊王劉邦無奈同意 三足鼎立頂羽拉攏韓信同盟,秦末漢初真龍記,火幽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該死的韓信!我這兒被敵軍重重圍困,形勢危急萬分,我心急如焚地命他速速前來增援,可他竟然不來!如今倒好,他竟敢派使者向我索要假齊王的身份,這是什麼意思?”劉邦怒火中燒,怒不可遏地罵道。彼時,韓信在剿滅龍且之後,實力已然如日中天。韓信營帳內,他與謀士蒯徹正在交談。蒯徹微微欠身,說道:“將軍,如今您戰功赫赫,實力雄厚。這齊地民風彪悍,若您沒有足夠高的身份地位,恐難以鎮住此地,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反叛。”韓信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可向漢王索要齊王之位,是否不妥?”蒯徹輕搖羽扇,道:“將軍,您為漢王立下汗馬功勞,如今這局勢,唯有您成為齊王,方能更好地穩定齊地,為漢王的大業奠定堅實基礎。機不可失啊!”韓信再三思量後,最終決定派使者前往劉邦處,索要假齊王的身份。其給出的理由便是,唯有自己成功獲得齊王之位,才能鎮住民風彪悍、隨時都有可能反叛的齊地,從而更好地穩定局勢,為劉邦的大業奠定堅實的基礎。然而,劉邦得知韓信的這一要求後,心中的怒火更是難以平息,對韓信的舉動充滿了疑慮與不滿。此時的劉邦正在和項羽大軍苦苦對峙,戰場上硝煙瀰漫,局勢緊張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就在這膠著之際,韓信的使者來到了劉邦的營帳。劉邦見到使者後,當即大發雷霆,怒目圓睜,以為韓信是在趁火打劫。他憤怒地指著使者,大聲斥責道:“韓信這是何意?在這關鍵時刻,竟敢向我索要齊王之位!”劉邦氣得滿臉通紅,在營帳中來回踱步,心中的怒火彷彿要將整個營帳燃燒起來。他覺得韓信此舉實在是過分,自己在這與項羽大軍艱難對峙,韓信不但不來增援,反而提出這樣無理的要求。好在就當他快要失去理智時,張良突然踩了他一腳,隨即還使了一個眼色。劉邦先是一愣,隨即瞬間反應過來。他想起了當前的局勢,自己只有依靠韓信才能幫自己打敗項羽。況且以韓信如今的實力,若他執意稱王,自己根本無法阻止。與其與韓信鬧僵,不如順水推舟,送對方一個人情。劉邦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換上一副和善的表情對使者說道:“韓信將軍戰功卓著,平定齊地,實乃大功一件。既然齊地需要有人鎮守,那便封韓信為齊王吧。”使者聽後,連忙跪地謝恩,隨後便回去向韓信覆命。劉邦看著使者離去的背影,心中雖有諸多無奈,但也明白這是當前最好的選擇。於是,劉邦很快就穩住情緒,臉上的怒色漸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看似豁達的神情。他微微揚起下巴,提高音量說道:“要什麼假齊王啊!韓信乃是我大漢的大功臣,為我大漢立下汗馬功勞。他平定諸侯,征服了齊國,又打敗了龍且,如此豐功偉績,我本應該重重地犒賞他啊!他怎麼只找我要假齊王呢?要封就給他封個真齊王。”劉邦的話語擲地有聲,在營帳中迴盪。他目光堅定地看著使者,繼續說道:“你回去告訴韓大將軍,讓他務必好好安撫齊地的百姓,切不可讓齊地再生亂子。只有齊地安穩了,我大漢的根基才能更加穩固。”說完,劉邦便頭也不回地轉身離開,留下使者在原地,心中既驚訝又敬佩。使者深知劉邦的這番決定意義重大,連忙跪地磕頭,隨後便匆匆離去,準備將劉邦的話原封不動地帶給韓信。此時的劉邦,雖然心中對韓信的行為仍有一絲不滿,但他也明白,在這關鍵的時刻,必須要穩住韓信,讓他繼續為自己效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機會戰勝項羽,成就大漢的霸業。而韓信在得到劉邦封他為真齊王的訊息後,心中也會對劉邦多一份感激和忠誠,為大漢的未來更加努力地征戰沙場。事後,劉邦的心裡有些惴惴不安。他眉頭緊鎖,在營帳中來回踱步,心中思緒萬千。他擔心自己剛剛的態度會讓韓信和自己產生嫌隙,畢竟自己在得知韓信索要齊王之位時,確實大發雷霆,情緒有些失控。這種擔憂如同一團陰雲籠罩在他的心頭,讓他難以釋懷。可張良卻讓他不必為此多慮,因為他雖然有些失態,但掩飾得卻很及時。張良微微欠身,語氣沉穩地說道:“大王,您不必過於擔憂。您當時雖有失態之處,但很快便調整了態度,封韓信為真齊王。韓信定能感受到您的大度與睿智,不會因此與您產生嫌隙。”劉邦聽了張良的話,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但仍有些疑慮。“但是我真的很生氣。這個韓信,你說他功勞小嗎?”劉邦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怒意。他停下腳步,目光望向遠方,繼續說道:“以韓信的功勞,確實可以得到更多的賞賜。他為我大漢立下赫赫戰功,平定諸侯,征服齊國,打敗龍且,這些功績不可磨滅。可他竟然擅自討封,而且還是趁我被項羽大軍圍困之時。在我看來,這無疑是一種要挾。”劉邦越說越氣,雙手緊緊握拳。他感到自己的權威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