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幽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章 劉邦重傷戚夫人毫無擔當 薄夫人冒死作出決擇,秦末漢初真龍記,火幽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的心裡真有大王嗎?”盧綰怒目圓睜,突然拔劍,鋒利的劍刃直指戚姬,“如果大王從此醒不過來了,我第一個殺的就是你。”盧綰的聲音在空氣中迴盪,帶著無盡的憤怒與決絕。戚姬,那個曾是劉邦最為寵幸的妃子,此刻面色慘白,嬌弱的身軀微微顫抖。她曾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在宮中呼風喚雨,然而如今卻陷入如此絕境。她的命運急轉直下,最終落得個被做成人彘酷刑的悲慘下場。而這一切,歸根結底其實是她咎由自取。她恃寵而驕,在宮廷的權力爭鬥中不知收斂,肆意妄為,最終引火燒身,為自己招來大禍。曾經的榮華富貴如同過眼雲煙,如今只剩下無盡的恐懼與絕望。劉邦躺在病榻上,氣息微弱,命懸一線。他的嘴唇毫無血色,微微顫抖著,似乎想要說些什麼,卻又無力發出聲音。他的身體越來越虛弱,生命的火焰彷彿隨時都可能熄滅。整個營帳內瀰漫著緊張而沉重的氣氛,每個人都在為劉邦的安危揪心不已。然而,在這般危急的關頭,戚夫人想的卻不是如何尋找辦法施救,讓劉邦脫離危險。她心中滿是自己的私慾與野心,上躥下跳,一門心思地求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為了逼迫一眾老臣儘快做出支援她的決定,戚夫人可謂是不顧一切。她完全不顧及此舉可能帶來的動搖軍心的巨大威脅,自私地只想著自己的目的。她打著祈福的幌子,在軍營中大擺祭壇,那莊嚴肅穆的祭壇在軍營中顯得格外突兀。她的這一行為,使得劉邦重傷一事,在漢軍上下人盡皆知。原本應該保持隱秘的軍情,就這樣被她肆意傳播開來。士兵們人心惶惶,將領們憂心忡忡,整個漢軍陷入了一片混亂與不安之中。戚夫人的短視與自私,不僅讓劉邦的病情更加危急,也讓漢軍的處境雪上加霜。張良、蕭何等人得知戚夫人在軍營中大擺祭壇,致使劉邦重傷一事在漢軍上下人盡皆知後,心中充滿了憂慮。他們深知,此事若傳了出去,必定會招來項羽大軍。在這危急時刻,稍有不慎,便可能滿盤皆輸。於是,他們急忙來到戚夫人面前,苦口婆心地勸她為大局著想,低調行事。“夫人,此事萬萬不可張揚。若讓項羽得知大王重傷,必定會趁機發兵攻打。到那時,我軍危矣。請夫人以大局為重,切勿再如此行事。”張良言辭懇切地說道。然而,戚夫人卻絲毫聽不進去。她裝出一副可憐相,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哭訴道:“敢問二位大人,你們都有孩子。如果你們其中的一個性命正危在旦夕,你們會阻止你們孩子的母親為你們祈福性命嗎?我只是一個母親,我只想救我的兒子和大王。”盧綰本就十分看不慣戚夫人的所作所為。他認為戚夫人自私自利,不顧大局。見戚夫人不肯聽從張良和蕭何的勸告,盧綰怒從心頭起。不等張良和蕭何同意,他就直接下令撤走祭壇。戚夫人柳眉倒豎,淚水盈盈,指著盧綰哭訴道:“你憑什麼撤走祭壇?你可知道我這是為大王和如意祈福!你們都不理解一個做母親的心。你們可有憐憫之情?我只是想盡我所能去救他們,難道這也有錯嗎?”盧綰怒目圓睜,滿臉鄙夷,大聲回應道:“哼!你這婦人,只知一己私慾,不顧全軍安危。大王重傷,本應低調行事,你卻大張旗鼓,唯恐天下不知。若招來項羽大軍,我軍危矣!你這是在害大王,害全軍將士。今日我無論如何也要撤走這惹禍的祭壇。”士兵們聽到盧綰的命令,立刻行動起來。他們迅速拆除祭壇,將那些祭祀用品一一搬走。戚夫人眼睜睜地看著祭壇被撤走,心中充滿了憤怒和不甘。但她也知道,此時自己無力反抗。她只能暗自咬牙,心中對盧綰等人充滿了怨恨。就在這時,原本安靜的軍帳處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薄夫人猛地從軍帳中衝出。她神色凝重,滿臉焦急,髮絲稍顯凌亂,顯然是剛剛經歷了一番緊張的忙碌。薄夫人隨即環顧眾人,以一種急切而嚴肅的語氣告誡道:“諸位,漢王的脈相已經非常微弱,情況萬分危急。若要保住他的性命,必須趕緊拔出胸口內遺留的劍矢,刻不容緩。再拖延下去,恐回天乏術。”不料,戚夫人一聽薄夫人的話,頓時柳眉倒豎,滿臉怒容。她直接否決道:“不行!絕對不行!怎能在此處貿然拔出劍矢?這裡條件簡陋,萬一出了差錯怎麼辦?我堅持要帶劉邦回到櫟陽救治。櫟陽有最好的御醫,有舒適的環境,只有在那裡,大王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療。”戚夫人邊說邊絞著手中的絲帕,眼神中透露出倔強與堅持。她一心只想著堅持自己的決定:卻未考慮到在這兵荒馬亂之際,長途跋涉可能帶來的更大風險;又或者,戚夫人其實早就想到了這一層。她心中或許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深知在這混亂的局勢下,帶著重傷的劉邦長途跋涉回櫟陽,途中的風險極大。然而,這風險在她看來,卻可能成為加速她立太子計劃的契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