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幽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劉邦撕毀和約追殺項羽 故陵一戰險些全軍覆沒,秦末漢初真龍記,火幽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為漢,鴻溝以東為楚,從此平分天下。互不侵擾,如何。”蕭何站在營帳之中,神色凝重,目光堅定地望向對面的眾人。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在這緊張的氣氛中迴盪著。蕭何深知,這場楚漢之爭已經持續了太久,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如今,唯有透過和平的方式,才能讓百姓免受更多的苦難。“東西分明,相安無事,如此甚妥。”項伯微微點頭,回應道。他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疲憊之色。項伯作為項羽的叔父,也見證了這場戰爭的殘酷。他明白,繼續爭鬥下去,只會讓雙方都陷入更加艱難的境地。此時,簽訂鴻溝之約,或許是最好的選擇。隨著鴻溝之約的簽訂,楚漢之爭終於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轉折點。雙方都深知這場楚漢之爭已經持續了太久,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從漢元年(公元前 206 年)戰爭爆發以來,劉邦經歷了諸多波折與挑戰。當年,秦王朝被推翻後,項羽違背約定自立為王分封諸王,引起漢王劉邦不滿。於是,劉邦乘項羽征討齊地(今屬山東省)之機,決策向東出擊,攻佔關中,進而佔領西楚根據地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然而,項羽回師反擊,大敗劉邦。劉邦經整頓後,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與項羽在滎陽(今河南省滎陽市東北)、成皋(今河南省滎陽市汜水鎮西)地區相持。在這漫長的戰爭歲月裡,劉邦曾在彭城戰役中,趁著項羽身在齊國無法及時回身的機會,以“項羽殺害義帝”為理由,裹挾原三秦王、魏王、韓王的軍隊向楚國進攻,到達外黃(今河南省民權縣西北)之後,彭越率軍歸附,隨後,劉邦大軍一舉攻克彭城(今屬江蘇省)。可項羽聽說劉邦攻陷彭城後,親自率領三萬人向南從魯地(今屬山東省濟南市)經過胡陵(今屬江蘇省沛縣),到達蕭縣(今安徽省蕭縣西北),乘劉邦陶醉於勝利,戒備鬆懈之際,於清晨時發動突然襲擊,駐守在下邑(今屬安徽省碭山縣)的漢將呂澤沒來得及作出反應,劉邦不得不撤出彭城,楚軍追擊漢軍從靈璧到睢水,大量漢軍死於河中,楚軍還捕獲了劉邦父親和呂后。彭城戰敗之後,劉邦收攏戰場逃離計程車兵,重新整頓。同時蕭何徵發關中地區士卒前往戰場支援,漢軍因而穩住陣腳,在京索(今屬河南省)之間擊敗楚軍。此後,雙方從來開始在滎、成一帶拉鋸,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在相持階段,劉邦採用各種策略。他任命韓信為大將,韓信先是平定魏國,在魏國設定太原郡、上黨郡、河東郡(均今屬山西省),憑著佔領魏屬的河東、太原等郡,漢軍可以經略趙代,進攻燕齊,形成從北面包圍楚國的優越戰略態勢。接著,韓信又透過井陘之戰擊敗趙國趙歇以及陳餘的軍隊,佔領趙地,設定常山郡(今屬河北省石家莊市)、代郡(今屬河北省蔚縣)。而後在濰水之戰中,韓信進攻齊國,佔領都城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北),擊敗楚軍,驅逐齊王廣,控制齊國全境。經歷瞭如此多的艱難戰役和戰略佈局,此時,雙方人馬在經過曠日持久的對峙後,都已經疲憊不堪,無心再戰,糧草捉襟見肘的楚軍更是歸心似箭。在合約簽訂的當天,楚軍就拔營撤退。劉邦站在高處,遠遠望著楚軍撤退的方向,那漸行漸遠的隊伍讓他難得地鬆了一口氣,長久以來緊繃的神經終於有了片刻的舒緩,他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心情大好的他當即決定讓將士們休息三天。“大王,楚軍剛剛撤退。我們還是謹慎一點,萬一……”蕭何滿臉憂慮,急忙上前勸說道。他深知戰爭的複雜性,擔心楚軍的撤退可能有詐。劉邦卻擺了擺手,滿不在乎地說:“我心裡有這個底,就這樣吧,叫大家放鬆放鬆,該吃吃該喝喝啊。”他的語氣中充滿了自信,彷彿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三天後,漢軍上下全都已經吃飽喝足。營地裡瀰漫著輕鬆愉快的氛圍,不少人都以為接下來就要啟程返回家鄉,與久別的親人團聚。他們臉上洋溢著期待的神情,開始憧憬著回家後的生活。可沒想到,就在眾人沉浸在回家的幻想中時,劉邦竟突然下令準備打仗。這個命令如同平地一聲驚雷,將軍們一聽,頓時炸開了鍋。他們面面相覷,滿臉的不可思議和憤怒。有的將軍大聲質疑道:“大王,不是說好讓我們回家嗎?為何又要打仗?”有的則焦急地說道:“楚軍剛走,我們此時開戰,是否太過冒險?”整個營地陷入了一片混亂和喧囂之中。而蕭何卻顯得異常淡定。他靜靜地站在一旁,眼神中透露出深思熟慮的光芒。他早已料到劉邦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機會,畢竟楚漢之爭尚未真正結束。蕭何心中明白,劉邦有著更大的野心和抱負,他不會滿足於僅僅簽訂鴻溝之約。在這關鍵時刻,蕭何知道自己必須保持冷靜,為劉邦出謀劃策,幫助漢軍在這場戰爭中取得最終的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