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明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閱讀698,陰靈之路,柳明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阿彰,莫要看司馬簷這幅模樣,他可不完全是個莽夫,算計、籌謀、佈局的手段,他也很了得的,你莫要被他此刻的面相給矇騙了。”
“是的,這人很難纏,稍有輕視就會落入他的謀算中去。而且你莫看他這武將的樣子,但他真不是真正的武將,這番模樣只是他演練法門的一部分所得,而且這法門還有一項要注意警惕的。”
“是什麼?”孟彰配合著兩位門神的動作,主動詢問道。
鬱壘笑了一下,回答他:“它能模糊人的認知和評價。”
神荼給鬱壘做補充:“也就是說,你現在所看見的這個人、你所捕捉所感受到的晉武帝司馬簷的形象,未必就真是他的模樣。”
孟彰聽完兩位門神的講解,細細思量過一遍,又問:“這種效果,是不是跟幻道有些相類?”
鬱壘先回答他道:“是有些相似,但本質和具體的修持跟幻道沒什麼關係。”
孟彰皺了皺眉,但仍然是很快理解了鬱壘、神荼兩位門神的意思。
人,或者說,所有的生靈,是透過什麼樣的方式來描摹永珍天地的呢?
資訊。
生靈的感官捕捉到各處輻射的資訊碎片,這些資訊碎片經過生靈的大腦或者說靈魂整理、歸納、分別,最後用這些匯總的資訊在自己的心靈世界中構建一個認知世界。
這也是生靈認識世界、認識生命的大體理論。
似晉武帝司馬簷所修持的這個法門,它涉及到的介質應該就是資訊。
透過修改、扭曲自身流散在天地間的資訊,最終扭曲旁人對自己的觀察和認知。
孟彰一面想著,一面將自己的思緒用更為契合這方天地的認知跟兩位門神說道出來。
兩位門神初初還聽得有些迷糊,但過不得多時,祂們就徹底理解了孟彰的意思。
“比我們方才的形容還要更形象些……”鬱壘判斷道。
神荼也道:“阿彰你如此留心這道法門,可是有想要修持它?”
孟彰搖頭:“倒不是,我只是想著,或許這樣的理論也可以化用在我自己的夢道修行之中。”
鬱壘和神荼近乎呢喃也似地重複道:“將這樣的理論化用到自己的修行之中?”
孟彰很認真地點頭:“不錯,我覺得它們之間大概是相同的。”
兩位門神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