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明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閱讀969,陰靈之路,柳明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兄方才那話……”孟蘊目光危險,“到底是什麼意思?”
“不,不,沒什麼……”饒是孟顯,此刻也不免有些語無倫次。
孟蘊定睛看了他片刻,才將目光收回:“且便信你這一回。”
孟顯默默地給孟蘊遞竹篾。
孟蘊繼續接一根竹篾就廢一根,基本沒有能合她心意的。
孟顯默默看了這片刻,終於還是沒將遞出手中的竹篾。
幾乎是習慣性地向孟顯伸手的孟蘊撈了個空,便就偏了頭來看他。
“所以,”孟顯問,“阿蘊你只想好了要做個甕燈,卻沒想好具體的形制的嗎?”
“誰說的,”孟蘊下意識地反駁,“我想好了的。”
孟顯目光在孟蘊另一邊那還沒有被清走的廢竹篾轉了一圈。
旁邊不知什麼時候已經立在他們三步後守著的奴僕連忙低頭躬身,快速抱走了那堆不算太高的廢竹篾,給孟蘊手邊留出了個乾乾淨淨的地兒。
儘管證據已經沒有了,孟蘊也並不能真的理直氣壯地迎上孟顯的目光。
“我只是手拙而已……”
孟顯無奈收回目光,自己抓住了手上的竹篾:“所以,你到底是想要個多大的甕燈?”
孟蘊抿著嘴不說話。
孟顯頓了頓,辯道:“我沒有著急,也不是想要催你。但阿蘊,不論你是因著什麼緣故這樣反覆猶疑,你也該拿定主意了。”
“這麼拖沓,可不是你,阿蘊。”
孟蘊沉默了片刻,再次向孟顯伸出了手。
這一次,孟顯沒有躲避,無比利索地將竹篾放入了她開啟的手掌。
孟蘊這次動作也是格外的乾脆。
竹篾入水浸溼,隨後又被提起,轉而懸在火盆上方。在水氣被炭火逼出的同時,竹篾穩穩當當地被彎折過半。
孟顯一眼掃過,心下有些驚。
就這個彎折的弧度……
但孟顯也沒有多問,照舊默默在孟蘊對他攤手的時候將一根竹篾放入。
一根竹篾、兩根竹篾、三根竹篾……
待到孟蘊終於不再向孟顯伸手,而是轉了個身體,另行去取繩索和膠糊的時候,孟顯才問:“阿蘊,你制的這個燈籠,會不會太小了些?”
孟顯在心裡默算過,真要是用孟蘊這簡單處理過的竹篾來編制燈籠,這個燈籠最後的成品怕是隻得個巴掌大小。
比那最小的酒罈也大不了多少……
“阿彰方才不是說了嗎?”孟蘊說,“元宵燈會必定很是熱鬧,而熱鬧,又該是‘百花齊放、百舸爭流’才最好。”
“我這燈籠小是小了些,但也算是百花之一吧?”
孟顯不說話了,只默默地將孟蘊手邊的繩索接過來,讓孟蘊能騰出雙手來編制、固定燈籠模型。
孟蘊也不跟他客氣。
或者說,正是有了孟顯的幫忙,孟蘊總算不那麼手忙腳亂了。
做小燈籠其實並不比做大燈籠來得容易,幸好孟蘊的手還算靈巧。
好一番折騰以後,形制古拙、巴掌大小的袖珍燈籠模型便躺在了孟蘊的膝上。更關鍵的是……
孟昭、孟彰已經迴轉過來了。
“這麼小?”孟昭看著,也有些驚訝。
孟彰的目光在孟蘊面上和那燈籠模型兩邊徘徊。
“阿姐,”他問,“你制的這真是甕燈,而不是碗燈?”
孟蘊那燈籠模型的開口極大,幾乎與底盤等同。與其說孟蘊制的是甕燈,還真不如說是碗燈。
“你看出來了?”孟蘊並不生氣,甚至還笑得很開心,“不錯,我制的雖然是甕燈,但也是碗燈。”
“甕不就是被放大的碗麼?一樣的。”
一樣的?哪裡一樣了?!
碗和甕,差遠了好不好?!
但更讓孟昭和孟顯難以置信的,是這樣的一句話居然出自孟蘊之口。
孟蘊!
他們精細養在家中、色色都無比講究的妹妹。
相比起滿眼陌生看著孟蘊的孟昭和孟顯,孟彰卻是最快接受孟蘊說法的那一個。
“確實差不多。”孟彰說,又笑著問孟蘊,“阿姐這回是真的要定下來了?”
孟蘊說:“嗯,定下來了。”
孟彰再問:“不改了?”
孟蘊也繼續回答他:“不改了。”
他們兩人這一問一答之間,孟昭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