熾錦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楔子 一張照片開啟的回憶,道長別走,回頭看看,熾錦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七月的一個下午,天上幾朵雲稀散地飄著,靜靜的彷彿等待著酷暑的到來。

一群學生打扮的青年,揹著書包走在樹林裡,有的手裡拿著本子和筆,有的肩上揹著攝像裝備。

一路上歡聲笑語,氛圍好不輕鬆:嘰嘰喳喳說著同學間的八卦,誰跟誰好了,誰被誰劈腿分手了;遇到好看的景色,又會停下來拍照,吟誦著不是此地此景的詩句,抒發著不合時宜不合年齡的情感,他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借他人之詞,抒己心中之感,何錯之有?”。

這些學生來自全國各個大學,有學習經濟將來準備從商的,有搞科研準備當科學家的,有愛好歷史文學考古專業的……但都對道學感興趣,他們自發地成立了一個興趣團體,一起探討道學知識。

由於各自學業的繁忙,他們只能利用課餘時間蒐集道學資料。這次他們要趁暑假期間到訪著名的道教名山——三清山。

走了估摸有兩個鐘頭,透過樹叢能隱約能看出有屋舍,走近後發現是一個村莊,大約有十幾間房屋,零散錯落分佈在樹叢間。

從進山以來就沒有遇見除他們之外的人,此時他們都很興奮,這意味著他們不用在野外露宿了。

來到第一間房子門口,院門半掩著,往裡望去,枯枝落葉堆滿院子,一看就是好久沒有人住了。

他們把所有的房子都看了一遍,都沒有人,大家站在最後一間房子外面,臉上有點小失落。

順著蜿蜒的小路繼續往前走,穿過一片竹林後,又一間房子映入眼簾,這時一個男生攤攤手說道:“看吧,驚喜還在後面,說不定還會有人呢!”

走近屋子一個女生抬頭看著院牆一角露出的枯樹枝,她皺著眉頭說道:“這屋子不會也沒人吧?”

“應該有,看院子裡是有把躺椅。”一個男生臉貼著門,眼睛眯著透過門縫往裡瞧著,看到躺椅和躺椅周圍都是落葉,像是沒人清掃過一樣,他隨即又否定了:“等等,不確定。”

“嘿……屋裡有人嗎?”另一個女生朝著院裡喊。

這時一個性格潑辣的女生,直接上前去,拽開趴在門縫的男生,推開門,不耐煩地說道:“有沒有人,進去看看不就知道了,瞎折騰什麼。”

屋裡一個老頭早聽見門外吵吵嚷嚷的聲音,起身往屋外走,正迎上進門的一群大學生,剛要問他們是幹什麼的。

剛剛推開門的女生很有禮貌地說道:“爺爺好!我們路過,可以進來歇歇嗎?”

老頭身上穿著藍色褂子,腳上穿著黑色布鞋,鞋幫子沾了些泥土。他面容慈祥和藹,裂開嘴露出稀疏的牙齒,笑著:“進來堂屋坐。”

堂屋在進來前看著還算寬敞,六七個人一坐上就顯得擁擠了。

老頭轉進裡屋拿了茶葉、杯子,說要給他們泡茶,本來這群學生是不願麻煩老爺爺的,但耐不住老頭很熱情,要他們嚐嚐,說是採的山上的野茶,自家炮製的,別的地方買不著。

老頭忙裡忙外,生火、燒水、沏茶,也不肯要別人幫忙。

在老頭忙著時,這些學生就圍著他,自我介紹著,也隨時搭把手。

不一會,大家就都喝上了熱騰騰的茶水,坐著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老頭說村裡的人都搬到縣城去了,自己也是跟兒子住在縣城的,對這個老宅有感情,所以會每個周來這裡住兩天,打掃打掃收拾收拾,不至於荒廢。

老頭名叫李淨元,從小就出家做道士,後因種種原因還俗。在聽到他們說研究道學時,老頭眼裡閃過一絲光芒,隨即說道:“我從小就是道士,跟著師父修行,後來……”

聽到老頭說曾經是道士時,大家都對他的日常生活來了興趣。

這時一個男生問道:“你們是在哪個道觀?”

老頭吧嗒了一下嘴說:“玄清觀。”

男生接著問:“那您知道三清宮嗎?”

老頭回答道:“三清宮誰不知道,我們以前經常去的,可以說三清宮方圓一百里,沒有人不曉得。”

一個女生問:“你們觀裡有多少人吶?”

老頭頓了頓,接著說:“我師父李鳴德,人們都叫他鳴德大師;大師兄李佑全;二師兄胡目清;三師兄張善山;我是最小的,道號李淨元,也是我的本名。打我出生記事起,我們玄清觀總共就這五個人,弟子人數那肯定是不能和三清宮比的。”

老頭看向裡屋,眼神先是露出歡喜的光芒,又暗淡下去,微皺了下眉頭,想到了什麼,站了起來。

大家正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釣系O被反向攻略後

一口鹽餅

不好啦魔尊她當了修仙弟子

雪白黑煤球

[秦時明月]論門不當戶不對的戀愛養成+番外

植物組的白石君

重生二三事

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