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凍追獵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道在不可說 下,火起白玉京,果凍追獵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起此時什麼也沒做。
x
球中小人兒所打的一套拳他爛熟於心,正是幼時剛入黃正門下所學第一套拳法,據說是黃正自創,雖然招法簡單與實戰並無用處,但勝在舒展筋骨通達經脈。今日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與其說是拳法倒更像街頭把式操練。
陳起回想當初身受師父教導的溫馨,嘴角不覺勾起,球中小人打完一式,正有板有眼地收招,似是感應到球外少年心中暖意,也昂起頭來衝他咧嘴一樂。
再起拳架,卻又是另一套功夫,乃是黃正所傳入門拳術。
只見小人面色沉著,身軀雖小,但拳動腳移全然有模有樣,陳起看得出神,莫名湧起一股依樣而為的衝動,只感體內經脈隨著小人施展招術,對應運使真氣的經脈位置隱隱生起微熱,己身雖是安座席上,身體感應卻如親身施展拳招一般。
這感覺與前日跟莫嵐山交手時突兀出現的警兆極為相似,陳起當時便有些懵懂,幾乎是靠本能選擇了依從這感應行事,此刻身處可保安全的處境之中,自然也不需刻意壓制。
他當機立斷,在此選擇相信來自身體內部的本能,放開經脈執行,一邊凝神關注球中小人動作,一邊體察真氣運作。
就在少年隨性而為之時,柳如的第二句誦讀又再傳來。
“夫道與萬物同行。”
聲音悠長綿遠,似在耳邊輕聲叮囑,又似響起在體內心頭,遠近虛實之間,陳起感覺置身之處如飄飄然,若將柳如誦讀之聲比作水流,自己便是融進水中隨著盪漾水波起伏漂游,偏偏頭腦在這動靜轉換之間更為清楚明晰。
這便是下院採用長生書院弟子作為道師的用意所在了。
白玉京中,以長生書院弟子學識最廣,盛雲界內仙智識兩道可稱巔頂,最善為師之道,宗內更有一門厲害神通便是柳如此時施展的“諄諄之音”,便是透過融本身見解知見於音韻之中,讓耳聞其聲之人能同做分享,而至於所得多少,那便是依從聽講之人自身底蘊天賦而分高下了。
陳起自來被黃正誇讚天分極高,但他自己對此卻甚少覺悟,只因他自小學習武藝固然順利,幾乎便是隨教隨會。只是黃正修為雖深,本身所常也不過是極為平常的軍中武藝,陳起學來輕易,師徒二人都並不以之為奇。
他上面又有宋任這個大了近二十歲的師兄在,憑著招式精熟也可穩穩勝過陳起,是以陳起雖遠超同僚,但在師門之中始終自認師父與師兄更在自己之上。
這份認知雖然不錯,但也是黃正為磨他心性刻意造就,是以陳起雖在武備司任職時多次擒殺厲害盜匪,也多次與外地前來見識乙木鎮武備司威名的武人切磋得勝,雙拳之下打出“火三郎”的名聲。卻一直不曾有過“原來我這麼厲害”的自我認同。
可就在這學堂之中,這份天資受到柳如師道之音的引導,終於有了噴薄而出的機會。
球中小人第二套拳堪堪打完,頭頂與眼鼻竅中忽地生出白煙,在他頭邊匯聚成團,剛好又是三個更小的圓球,與之前堂中展現的三個球體全無二致。
圓球成形之後,依然是一者清澈一者渾濁一者清濁相合,但隨著內中小人的呼吸動作也同時擴張縮小。小人乍見小球從自己體內冒出,似是吃了一驚猛吸口氣,腦旁圓球隨之大張,把他腦袋擠成一團,小人面露難受之色又大口呼氣,小球猛然緊縮,小腦袋被慣性四下一晃,已是有些氣惱。
陳起看得發噱,眼前小人好似發了狠性,對著頭畔小球不住拳打腳踢,只是他身手雖快,幾個小球始終維持與小人拳腳距離不變,此進則彼退,彼收則又進,初時還只當是看著他們玩鬧嬉戲,時間一長卻讓少年湧起了一陣心悸。
小人兒彷彿全然忘卻自身體力消耗,也或許他在球中便是力道源源不絕,此時朝向身邊連連發起攻勢,舉手投足間威勢之大隱隱震動容納著他的球體,快捷之處更是讓陳起眼中現出殘影。可即便如此,小人兒所使招數卻未見散亂,只是有些巧妙轉換之處讓陳起也有些陌生。
好在他於黃正所授武藝根基甚佳,轉念之間就看明白了其中道理:原來小人現下施展拳腳已非依照陳起舊時所學,而是在招法之中將一些狠辣手段盡數融匯,明明出拳是一招,收拳起腳再攻又化為另外一式。
這等隨機變化招式並非出自空想,陳起往日與人交手,偶有落於下風,便常由此化簡為繁的反攻之術,生平以弱勝強多半由此而來。
這等巧思原本已經算是觸到了上等武學的境界邊緣,但卻不為陳起本人重視,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