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開在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章 林毅的生意經,我在抗日賣軍火,海棠花開在冬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什麼會選擇定製這個版本呢?這其中蘊含著深刻的考量。回顧日本貨幣的歷史變遷,明治三十九年前的 50 錢銀幣,重量高達 13.48 克,含銀量更是驚人地達到了百分之九十。
然而到了明治三十九年,日本又對銀幣進行了重大調整,含銀量改為百分之八十,重量也變為 10.13 克的新版幣。
接著大正七年,再次減重,成為 6.75 克的雙鳳銀幣。而到了大正十一年,又進一步減至重量為 4.95 克,含銀量也從 80%降低至 72%。
不得不說,林毅的這賬算得實在太精了。這樣一枚幣值相當於半日元的銀幣,成本僅僅不到 25 華夏幣,而七枚這樣的銀幣,就能夠從日本換來價值一美元的 0.88 克黃金,而且隨著戰爭不斷地進行,日本增發了大量的日元紙幣,導致日元不斷地貶值。
但是銀幣作為一種實物貨幣,其價值往往與所含的貴金屬含量直接相關。在動盪的戰爭時期,人們對紙幣的信任度降低,而更傾向於持有銀幣這種具有實際價值的實物,畢竟銀幣的含銀量相對穩定,不會像紙幣那樣可以被隨意增發而導致價值大幅縮水,這也就是說這筆生意可以長期進行,而且不受日元貶值的影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