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開在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2章 又坑人了,我在抗日賣軍火,海棠花開在冬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師團是打定了主意,堅決不主動招惹這幫兇神惡煞。後來的情況也正如他們所料,第四師團在駐紮察北的整整兩年多時間裡,都沒有發動一次像樣的攻擊。
實在被上級催得沒辦法了,他們就先通報八路軍,然後把部隊拉出去,朝著一片空地或者高地乒乒乓乓地打上半天。回來的時候,再把個別崴了腳的、擦傷碰傷計程車兵包得跟木乃伊一樣抬回來交差。
而日本大本營實在受不了這幫出工不出力的 “商販”,想要把他們調到別的戰場上去,可那位親王閣下總會站出來為第四師團說話,聲稱最起碼他們有苦勞嘛,而且也阻止了八路軍朝東北進攻。
話說回來,交易結束後,德川仁又拿出一份標著絕密的資料,請求他們轉交給日本兵器局。
原來這是一份後世華夏裝備了很長時間的魚 1a 被動聲尋制導魚雷的介紹。不過,也僅僅只有介紹而已,沒有具體的引數和效能指標。
德川仁要求日本用 5 噸黃金來交換魚雷樣品和設計圖紙。古閒健和伊藤浩二仔細算了算,覺得這裡面有利可圖,於是果斷地答應了。
嗯?賣給日本先進的魚雷,這是要幹嘛呢?
答案肯定是這小子又要坑人了。
具體坑誰呢?那肯定是誰家有大軍艦就坑誰唄。至於會不會坑到自己,那就完全不用擔心了。八路軍暫時還不會有海軍,而國軍也沒有幾艘像樣的軍艦了。至於以後嘛,林毅有的是好的裝備來避免自己人被坑。
實際上林毅剛拿到圖紙的時候,就已經委託上海的漢克公司給了德國人一份魚雷介紹。德國人會用這種先進的魚雷打誰,那就不是林毅能管得了的了。反正他又不怕別人中招,對於他來說,這幫洋鬼子不管是東洋鬼子還是西洋鬼子,都沒有一個好東西。
林毅這時候想想就開心,貨賣兩家,既能賺錢還能坑坑人,這筆買賣完全可以做。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德國人和日本人看到這份介紹的時候,眼睛都直了,果斷下令馬上買回來。於是,德國人和日本人分別以三噸和五噸黃金的代價拿到了這份先進魚雷的設計圖紙。
不同的是,日本人還拿到了一枚魚雷的樣品。
日軍大本營在得知第二師團遭受重創後,緊急採取措施,將準備編成第三十三師團的兵力全部補給了第二師團。同時,又從東北抽調了一個獨立混成旅團,將其全部編入第二師團。經過這番操作,才勉強讓第二師團恢復了滿員狀態。
不得不說二戰早期日本的徵兵制度著實奇葩。每個師團都是在一個特定的地方徵兵,第二師團和第三十三師團的徵兵地全部都是仙台。這就意味著,基本整個師團計程車兵都是老鄉。每個師團除了有自身的常備兵力以外,還有補充兵員。
然而一年前剛把仙台地區的預備役徵召到一起組建了第二十二師團。在大同失守後,又在仙台徵召了一批還沒經過訓練的菜鳥,準備組成第三十三師團。
這下可好,原本準備編成第三十三師團的那些菜鳥兵員搖身一變,成為了堂堂的常設師團的一員。
如果日軍方面真的把這幫由菜鳥組成的師團當成原來那個裝備精良、訓練充足的常設師團來使用,那可就有大樂子看了。
華北方面軍增兵的十個師團已經有兩個被廢了,第四師團堅決不出兵,與八路軍的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而第二師團此時也只有一個旅團的兵力。那八個新編師團還沒有到位,八路軍這邊已經訓練了四個多月了,林毅新交付的雷達和高射炮也都部署到位,戰士們正抓緊時間熟悉裝備,白雲鄂博的鐵礦 稀土礦 大青山的煤礦都已經開始了開採,在包頭一個大型鋼鐵廠和一個兵工廠也開始了建設。
東京灣內的一個秘密基地,海風徐徐吹拂,海浪輕輕拍打著海岸。日本海軍大臣米內光正、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南雲忠一以及兵器局局長木村兵太郎齊聚於此,他們神情肅穆而又充滿期待,目光緊緊鎖定在遠處海面上的那艘驅逐艦和一艘魚雷艇。
在他們的注視下,那艘魚雷艇向驅逐艦狂奔,士兵們神情緊張而專注,他們仔細地檢查著魚雷發射裝置,確保一切準備就緒。
“準備發射!” 隨著一聲令下,魚雷艇上計程車兵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將那枚拆掉炸藥的魚 1 魚雷裝填進發射管,然後緊張地等待著發射的時機。
這條魚 1 魚雷,就是林毅給提供的樣品,日本人在拆解測繪後又組裝起來試射。這枚魚雷採用了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很先進的制導技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