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開在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章 分兵敵後,我在抗日賣軍火,海棠花開在冬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八路軍司令部的禮堂內,圍坐著八路軍團級以上將領,他們的目光都集中在總司令身上,等待著這場重要會議的開啟。

總司令站起身來,目光堅定而沉著,他的聲音清晰而有力:“同志們,今天我們相聚在此,是為了商討關乎我們八路軍未來戰略走向的重大決策。當前,太原失守,忻口會戰和太原會戰已經結束,抗日戰爭進入了新的階段,根據上層決策我們要分兵敵後戰場,發動群眾,建立根據地,這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我們對抗日寇的關鍵戰略。”

眾人神情專注,認真聆聽著總司令的講話。 一位師長微微皺眉,說道:“總司令,分兵敵後戰場,意味著我們要面臨更多的困難和挑戰,物資補給、情報獲取等方面都將面臨巨大壓力。”

另一位師長接著說:“但這也是打破敵人封鎖,擴大我們影響力的重要途徑。只要能充分發動群眾,我們就有了堅實的後盾。”

團旅長們也紛紛發表意見,有的對分兵的具體部署提出疑問,有的則對根據地的建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討論愈發激烈,

這時總司令抬手示意大家安靜,說道:“同志們的擔憂和想法都有道理,但我們必須要有勇氣和決心去執行這個戰略。我們要深入敵後,與群眾緊密結合,讓敵人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陳旅長帶著 386旅出發了,肩負著建立晉東革命根據地的重任,踏上了這片陌生而又充滿希望的土地——太原東北方向的五臺縣。

771 團向著五臺西南的建安村進發,772 團朝著五臺北部的蔣芳村挺進,而獨立團則在程林宇團長的帶領下,直奔五臺東南的陳家村。三個團呈三角形狀分佈,彼此互為犄角,宛如三把鋒利的尖刀,準備在這片土地上撕開敵人的防線,播下革命的火種。

旅部設在了耿鎮,陳旅長站在簡陋的指揮所裡,凝視著地圖,心中謀劃著未來的戰略佈局。他深知,此次任務艱鉅。

程林宇帶著獨立團抵達陳家村後,一刻也沒有停歇。陳家村地處深山之中,四周峰巒疊嶂,叢林密佈,給人一種神秘而又寧靜的感覺。

踏入陳家村,便能看到村口那棵古老的大槐樹,枝繁葉茂,粗壯的樹幹彷彿訴說著歲月的滄桑。村裡的房屋大多是用石頭和土坯砌成,顯得古樸而簡陋。屋頂的茅草在風雨的侵蝕下已顯得破舊不堪。

此時,村民們正好奇又略帶警惕地打量著這些突然到來的軍人。一位頭髮花白的老者,背有些駝,手裡拿著煙桿,眯著眼睛,目光在戰士們身上掃過,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疑惑和擔憂。幾個孩子躲在大人身後,探出小腦袋,眼睛裡充滿了好奇和膽怯。他們身上的衣服打著補丁,小臉也髒兮兮的。

一位穿著補丁衣服的中年婦女,雙手在圍裙上擦了擦,臉上寫滿了生活的滄桑。她眉頭緊皺,低聲對身邊的人說:“也不知道這些當兵的是來幹啥的,別又給咱村帶來麻煩。”話語中既有對未知的恐懼,也有對平靜生活被打破的不安。 一個年輕的後生,身材健壯,本該是充滿活力的年紀,但眼神中卻透著迷茫和不安。他緊握著拳頭,似乎在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而焦慮。 還有一位抱著孩子的婦女,孩子在她懷裡哇哇大哭,她輕輕搖晃著,嘴裡哼著不知名的歌謠,試圖安撫孩子。她的目光中滿是疲憊和無奈。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坐在自家門口的石凳上,目光呆滯地望著遠方,彷彿在回憶著曾經平靜美好的時光。 整個村子瀰漫著一種壓抑和不安的氣氛,村民們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飽受著生活的磨難,對未來充滿了迷茫和恐懼。

張政委站在村子中央的空地上,面前圍了一群村民。他聲音洪亮地說道:“鄉親們,咱們八路軍是抗日的隊伍,是來保護大家,把日本鬼子趕出咱們的家園的!”

然而,村民們的臉上卻滿是懷疑和不信任。一位老者搖搖頭,說:“說得好聽,之前也來過不少隊伍,可我們的日子還是照樣苦。”

一箇中年男子也跟著附和:“誰知道你們能待多久,別是來了又走,留下我們遭鬼子報復。”

張政委並沒有因為村民們的質疑而生氣,他耐心地解釋:“鄉親們,咱們八路軍和其他隊伍不一樣。我們一路打鬼子過來,從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我們是真心要讓大家過上安穩日子。”

這時,一個抱著孩子的婦女小聲嘀咕:“說得容易,真有那麼好,為啥現在鬼子還這麼猖狂?”

張政委看著大家,神情堅定地說:“抗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只要咱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