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開在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章 到山西參加八路軍去,我在抗日賣軍火,海棠花開在冬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八路軍對外公佈了晉北大捷這一振奮人心的訊息之後,整個國家為之震動,猶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千層浪。在眾多大城市的街頭巷尾,瞬間掀起了一股洶湧澎湃的熱潮,人們群情激昂,紛紛喊出“到山西去,參加八路軍”的豪邁口號。
從繁華的商業街道到古樸的居民區,從熱鬧的集市到寧靜的校園,這股熱潮迅速蔓延開來,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街頭巷尾,人們成群,熱烈地討論著晉北大捷的輝煌戰績,眼中閃爍著興奮與期待的光芒。
一群群知識青年毅然踏上了前往山西的征程。一路上,他們翻山越嶺,不畏艱辛。抵達山西后,毫不猶豫地投身八路軍的隊伍。他們用所學的知識,為抗戰出謀劃策;用青春的激情,鼓舞著戰士們的鬥志。他們雖未歷經戰火的長久洗禮,但勇敢無畏,在槍林彈雨中迅速成長,誓要為保衛祖國、驅逐敵寇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馬來西亞華人富商的獨生子王景旭,正在家中與父母一同用餐。無意間,電臺裡傳來了這則令人熱血沸騰的訊息。王景旭放下碗筷,目光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當天夜裡,王景旭在房間裡匆匆寫下一封給父母的信。信中寫道:“親愛的爸爸媽媽,當我聽到晉北大捷的訊息,我的心再也無法平靜。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決定前往山西,參加八路軍,為保衛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請原諒兒子的不辭而別,相信你們會理解我的選擇。”
第二天清晨,母親來到王景旭的房間,看到了那封信。淚水瞬間模糊了她的雙眼,她的手顫抖著拿著信紙。父親站在一旁,沉默不語,但眼神中透著理解和無奈。
母親流著淚,對著遠方輕聲說道:“兒子,去吧,去做你認為正確的事。願你平安,為國家爭光。”雖然心中滿是不捨,但他們知道,兒子的決定是出於對祖國的熱愛和擔當。
就這樣王景旭帶著簡單的行囊,踏上了回國的征程,
陳瑞峰和韓凌霜,這兩位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專業的大四學生,日軍佔領南京後西遷至陪都,一天,報紙上一則晉北大捷的訊息如同黑夜中的火炬,瞬間點燃了他們內心的熱血。 “
瑞峰,你看這晉北大捷,八路軍太厲害了!咱們不能再在這教室裡乾坐著,我們參加八路軍打小鬼子去!”韓凌霜激動地揮舞著手中的報紙,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陳瑞峰握緊拳頭,應聲道:“沒錯!凌霜,咱們去山西,參加八路軍,打鬼子!”
他們的決定很快在同學中引起了轟動。有的同學表示支援,認為這是熱血青年應有的擔當;但也有不少同學表示擔憂,畢竟前線戰火紛飛,危險重重。
“你們瘋了嗎?戰爭可不是鬧著玩的!”一位同學勸說道。
陳瑞峰目光炯炯,大聲回應:“國難當頭,我們怎能坐視不管?哪怕前方是槍林彈雨,我們也無所畏懼!”
韓凌霜接著說:“我們有知識,有力量,在前線一定能發揮作用!”
然而,當他們的老師得知這個決定後,語重心長地勸說道:“學生們,用知識武裝自己才是你們應該做的。現在國家需要的不僅僅是戰場上的戰士,更需要有知識、有技術的人才來建設未來。你們在學校裡好好學習,將來為國家的復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陳瑞峰急切地說道:“老師,我們明白您的苦心。但如今國家危在旦夕,每一刻都有人在受苦受難。我們等不及了,我們要立刻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去!”
韓凌霜也激動地說:“老師,我們的知識在戰場上同樣能發揮作用,我們可以幫助八路軍制造武器 修理武器!”
老師看著他們堅定的眼神,知道無法改變他們的決心,只能長嘆一聲:“孩子們,一路小心,一定要活著回來!”
就這樣,陳瑞峰和韓凌霜踏上了前往山西的艱難征程。 一路上,他們遭遇了無數的困難。交通癱瘓,他們只能靠著雙腿前行。道路崎嶇,常常要翻山越嶺。乾糧吃完了,就挖野菜充飢;口渴了,就喝山間的溪水。
進入陝西山區後,他們遇到了一場暴雨。山路泥濘溼滑,陳瑞峰一不小心滑倒,滾下了山坡,身上多處擦傷。韓凌霜心急如焚,艱難地爬下山坡,將他扶起。 “瑞峰,你怎麼樣?還能走嗎?”韓凌霜關切地問道。 陳瑞峰咬著牙,強忍著疼痛說:“沒事,這點傷不算什麼,我們繼續走!” 他們相互扶持,在雨中艱難地前行。
還有一次,他們經過山西的一個村莊,發現村莊被日軍洗劫一空,百姓們流離失所。陳瑞峰和韓凌霜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