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開在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章 瘋狂大采購(五),我在抗日賣軍火,海棠花開在冬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西北飛機制造廠的會議室裡,廠長何小軍、總工姜衛鋒、銷售部負責人郭殿鵬以及廠內各領導正圍坐在一起,進行著一場激烈的討論。
會議室內氣氛緊張,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嚴肅與焦慮。 何小軍首先打破了沉默,他看向姜衛鋒,聲音略顯急切地問道:“老薑,你剛才說現在的生產成本在 3300 萬左右,可要是真按這位林老闆說的200 架的訂單,成本能低於 2000 萬,這靠譜嗎?”
姜衛鋒推了推眼鏡,表情堅定地回答道:“廠長,從技術和生產流程的角度來看,大規模生產確實能夠大幅降低成本。我們可以透過最佳化供應鏈、提高生產效率、合理安排人力資源等手段來實現。如果能有200架這樣的大訂單,我有信心將成本控制在 1700 萬以內。”
銷售部負責人郭殿鵬卻皺起了眉頭,插話道:“但是,姜總工,這只是理論上的計算。實際操作中,市場原材料價格波動、生產過程中的意外情況,這些都可能導致成本增加。而且,一下子把價格降到 2000 萬,利潤空間是不是太小了?”
一位負責財務的領導也附和道:“是啊,廠長。如果成本控制不好,我們廠可能會面臨虧損的風險。而且這麼低的價格,會不會讓外界覺得我們的產品質量有問題?”
姜衛鋒立刻反駁道:“我們不能只看眼前的利潤。這次的訂單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能夠讓我們廠起死回生,擴大市場份額。只要我們能順利完成這次訂單,後續還會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另一位領導擔憂地說:“可萬一林毅只是隨口一說,根本沒有 200 架的訂單需求,我們豈不是虧大了?”
眾人紛紛點頭,會議室裡再次陷入了激烈的爭論。 “我覺得還是應該保守一點,報價 3000 萬比較合適。”
“不行,3000 萬太高了,林毅很可能會去找別的廠家。”
“但 2000 萬太低了,我們的投入和風險太大。”
何小軍聽著大家的爭論,臉色愈發陰沉。他用力地拍了一下桌子,大聲說道:“都別吵了!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但我們必須要做出一個決定。”
這時,一直沉默的生產部門負責人開口了:“廠長,如果我們接下這個訂單,現有的生產線肯定不夠,需要擴建新廠房,這又是一筆巨大的投入。”
何小軍揉了揉太陽穴,沉思片刻後說:“擴建廠房的事情可以後續再考慮,關鍵是先確定報價。”
眾人又爭論了許久,始終無法達成一致。何小軍感到十分煩躁,他站起身來,在會議室裡來回踱步。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我得問問周楠,看看她對林毅這個人到底瞭解多少。”
何小軍說著,拿出手機撥通了周楠的電話。 “喂,周楠啊,我是西北飛機制造廠的何小軍。”
“何廠長,您好啊!”電話那頭傳來周楠的聲音。
何小軍開門見山地問道:“周楠,你跟我說實話,這個林毅究竟是何許人?他說的 200 架飛機的訂單靠譜不靠譜?”
周楠笑著回答道:“何廠長,您放心。林毅這個人我還是比較瞭解的,他在業內的信譽一直很好,而且他背後的客戶實力也不容小覷。我覺得他說的訂單數量應該是靠譜的。”
何小軍還是有些不放心:“可是這畢竟不是一個小數目,萬一有什麼差錯,我們廠可承受不起啊。”
周楠耐心地解釋道:“何廠長,我能理解您的顧慮。但您想想,如果我們錯過了這個機會,其他國家的工廠接下了這筆訂單,那我們廠以後的發展就更困難了。而且,林毅已經明確表示,如果價格合適,他會優先考慮我們。”
何小軍沉默了一會兒,問道:“那你覺得我們報價多少合適?”
周楠想了想,說:“我覺得可以按照200架的價格,先把訂單拿下來再說。雖然利潤可能少一些,但總比沒有訂單好。”
何小軍猶豫了一下:“200架真的沒問題麼,如果真按200架的價格報到時候數量沒有這麼多我們可能就沒利潤或者要虧本的。”
周楠說:“何廠長,現在市場競爭激烈,我們要以價格優勢吸引客戶。只要我們能保證質量和交付時間,後續還可以透過改進和升級產品來提高利潤。”
何小軍嘆了口氣:“好吧,那我再和廠裡的領導們商量商量。” 結束通話電話後,何小軍回到會議室,將與周楠的通話內容告訴了大家。
眾人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討論。 “周楠的話也有道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