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開在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章 八路軍的特種部隊(四),我在抗日賣軍火,海棠花開在冬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得到這批數量龐大的武器加持的八路軍訓練更加積極了,特別是坦克兵和炮兵們,原本只能在訓練基地用那幾輛坦克和大炮訓練,現在裝備已經配發給他們了。
新坦克兵們興奮不已,他們日夜鑽研戰術,不斷熟悉新坦克的操作效能。從如何快速啟動、靈活轉向,到精準射擊、協同作戰,每一個環節都反覆練習。
訓練場上,坦克轟鳴,塵土飛揚,戰士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決心和鬥志。
炮兵們也毫不示弱,他們仔細研究新大炮的引數,計算最佳射擊距離和角度。為了提高裝填速度和射擊精度,他們分組進行競賽,互相切磋技藝。在一次次的實彈射擊訓練中,炮兵們的技術日益精湛,炮彈落點越來越精準。
與此同時,後勤保障人員也在緊張忙碌著。他們精心維護著每一輛坦克和每一門大炮,確保裝備始終處於最佳狀態。技術人員則對戰士們進行現場指導,解決訓練中出現的各種技術問題。
在這樣熱火朝天的訓練氛圍中,晉察冀軍區三個縱隊的戰鬥力迅速提升。他們深知,手中的武器是保家衛國的利器,只有透過刻苦訓練,才能在戰場上發揮最大的威力,給敵人以沉重的打擊。
一週後,林毅再次來到秘密基地檢視訓練進度,碰巧趕上正在進行的日語教學課。講臺上,一位三十四五歲的中年日語教員正滔滔不絕地講授著,林毅曾聽蘇參謀長說過及,這個日語教員洪熙民曾留學日本,如今在飛行學校擔任那幾個日本教官的翻譯,根據地實在找不到對日本人生活習慣和國情都特別瞭解的人,不得已只得把他徵調了。
林毅悄然站在教室後面,靜靜地觀察著。只見學員們的神情各異,有的滿臉迷茫,眼神中透著不知所措;有的眉頭緊蹙,似乎在絞盡腦汁地思索;還有的忍不住小聲嘟囔著抱怨。
洪熙民在講臺上極其認真地講解著語法和詞彙,聲音清晰而洪亮。他努力放慢語速,不厭其煩地重複著重點內容,然而下面學員們的反應卻讓他頗感無奈。儘管他如此悉心教導,學員們似乎仍然如墜雲霧之中,難以理解。
終於,下課鈴聲清脆地響起。學員們彷彿得到了大赦令,一個個如釋重負,紛紛鬆了口氣。
林毅穩步走上講臺,洪熙民向他微微點了點頭。
“大家看起來學得很是吃力啊。”林毅溫和地說道。 一個身材魁梧的學員“噌”地一下站了起來,粗聲粗氣地喊道:“林隊長,俺們都是大老粗,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這日語簡直比登天還難!”
其他學員也跟著紛紛附和:“是啊,隊長,學這幹啥,俺們有槍有炮,直接跟鬼子幹就行了,費這勁學啥日語!”
林毅笑了笑,目光堅定而耐心地解釋道:“同志們吶,你們肩負的任務可不簡單,你們也不是扛一支步槍或者最多扛一個40火的步兵,你們是特種部隊,執行的也是特殊任務,等你們到了敵後,總不能一味地猛衝猛打吧。
在關鍵時候,你們得喬裝打扮成日軍,跟日本人交流。只有這樣,你們才能更出色地完成任務,也能最大程度地減少不必要的犧牲。”
學員們聽了,陷入了短暫的沉默,開始仔細思考林毅的這番話。 這時,一個年輕的學員抬起頭,堅定地說道:“隊長,俺明白了,學好日語能讓咱們打鬼子更得心應手。”
林毅滿意地點了點頭:“對,就是這個道理。大家都加把勁!”
從那以後,學員們雖說依舊感覺日語學習困難重重,但態度相較之前明顯積極了許多。 每天清晨,天還未亮,他們就早早地起來,捧著日語課本,大聲背誦單詞;
課堂上,每個人都全神貫注,認真做著筆記,不再隨意發牢騷、抱怨;
到了晚上,宿舍裡還不時傳來他們互相交流學習心得的聲音。
洪熙民也充分考慮學員們的實際情況,調整了教學方法,將重點更多地放在口語和實用對話的練習上。
有一次,洪熙民在課堂上提問:“「こんにちは」是什麼意思?”
一個學員小聲回答:“空尼奇哇,就是你好的意思。”還在旁邊用中文寫著“空尼奇哇”來幫助記憶。
還有一次,老師教“「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另一個學員跟著念:“阿里嘎多鍋砸一麻絲,是謝謝的意思。”同樣在本子上寫著“阿里嘎多鍋砸一麻絲”。
然而,對於這些文化基礎薄弱的學員而言,進步的腳步依然緩慢。
有一次,在課堂上練習對話時,一個學員因為發音錯誤,引得大家鬨堂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