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開在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章 搶毛子生意了(三),我在抗日賣軍火,海棠花開在冬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成功談妥這批數量將近百萬支(挺)的生意之後,羅天行緊接著又向林毅大力推銷起 54 式衝鋒槍和 54 式高射機槍。
林毅知道 54 式衝鋒槍實則是波波斯衝鋒槍的國產版本,並且其生產週期極為短暫,僅僅只有兩年而已。那張著名的雷鋒手持衝鋒槍的照片中,雷鋒手持的正是 54 式衝鋒槍。
說實話,林毅對於波波斯衝鋒槍著實提不起興趣,在他的心裡,那玩意兒就是蘇聯在衛國戰爭期間因材料匱乏而生產出的簡配版。雖說在設計方面要比波波沙略勝一籌,然而不論是射速,還是火力,都遠遠比不上波波沙。
波波沙的總產量高達 600 萬支,而波波斯僅僅生產了 100 萬支。 至於 54 式高射機槍,林毅還真的是知之甚少。
羅天行一看林毅那迷茫的樣子,便清楚他對 54 式高射機槍毫無瞭解,於是趕忙說道:“就是你之前買的德什卡。”
林毅聽到這恍然大悟般“哦”了一聲,接著思考了片刻。這兩種武器他覺得都可以考慮,54 式衝鋒槍的彈夾跟波波沙並不通用,54 式高射機槍也已裝備部隊長達 20 多年,其中有一些甚至還參加過對阿三和猴子的自衛反擊戰。
不過,這些武器沒必要提供給八路軍,賣給國軍一批倒還是可行的。於是林毅說道:“有多少?價格合適的話我就要了。”
羅天行回應道:“54 式衝鋒槍有 12 萬支,54 式高射機槍 810 挺。”
林毅稍作思考,覺得這個規模還算不錯,接著說道:“這衝鋒槍恐怕是退役以後被民兵折騰了幾十年,然後又統一收回來的吧,高射機槍也是裝備了 20 多年,還參加過戰爭吧。價格呢?”
羅天行在這幾次與林毅的談判過程中心力交瘁,原本滿心期待能賣出個好價錢。可沒想到的是,只要他把價格稍微抬高一點,林毅就會丟擲那句:“羅經理,你是知道我跟俄羅斯那邊關係很不錯的吧,人家的武器比你們的更新而且還便宜。”
於是,羅天行弱弱地說了一句:“還是五折吧。” 林毅思考了一番,反正這批武器拿回去至少能有十倍以上的利潤,確實沒必要在價格上太過計較。
於是,他說道:“好吧,就照你說的辦。”
而林楠一直在旁邊靜靜地喝著茶,看著兩人的交鋒,心中覺得十分好笑。原本在她心裡頗為厲害的羅天行,在林毅面前竟然被壓制得毫無還手之力,根本抬不起頭來。
不過,她再仔細一想,也覺得情有可原。畢竟這些老舊破爛的武器,恐怕就算是白送給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人家都不一定會要。
就在這時,羅天行趁熱打鐵,又趕忙說道:“還有一批火炮,您要不要?”
林毅心想,反正已經買了這麼多了,那就一不做二不休,剁手到底吧。於是說道:“有什麼炮?數量呢?”
羅天行清了清嗓子,有條不紊地說道:“53 式 82 毫米迫擊炮 4711 門,55 式 120 毫米迫擊炮 1486 門,55 式 37 毫米高炮 570 門,54 式 76 毫米加農炮 133 門,56 式 85 毫米加農炮 8516 門,54 式 122 榴彈炮 427 門,55 式 57 反坦克炮 130 門。”
林毅聽完,不禁倒吸一口涼氣,說道:“國內居然還有這麼多老炮啊?”林毅清楚這些老炮都是仿製二戰時期蘇聯較為優秀的火炮,但是對於這個 56 式 85 毫米加農炮,他卻不熟悉,於是接著又問道:“這個 56 式 85 毫米加農炮是個什麼炮呢?”
羅天行立刻回道:“56 式 85 毫米加農炮是蘇聯 d44 85 毫米加農炮的國產版本,也就是 zis-3 加農炮的升級版。跟蘇聯 t34-85 坦克上的那門 85 毫米炮也是一脈相承。
只不過 d44 設計完成的時候,二戰已經接近尾聲,蘇聯完成所有測試後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生產。後來咱們國家把樣炮和設計圖紙全部都買回來,經過改進後進行生產的。”
林毅追問道:“那射程和重量呢?”
羅天行回答道:“全裝藥榴彈射程 米,穿甲彈 6666 米,重量 1725 公斤。”
林毅思索著,想到八路軍已經擁有了輕便的 76 毫米山炮和加農炮,以及射程遠、威力大的 122 毫米、152 毫米榴彈炮。這 56 式 85 毫米加農炮不僅重,還顯得有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