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言俯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5章 決賽規則 珠山八友,贅入譚家名動天下,丁言俯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儲萍粲然一笑,說:“當然不是。因為我恰好對珠山八友的瓷板畫有一點點了解。他們以瓷入畫,以胎為紙。王琦的畫風豪放瀟灑,一手草書出神入化;王大凡畫法神形兼備,氣度雍容;汪野亭的青綠山水,自成一家;鄧碧姍的游魚,活靈活現,至今無出其右者。據此,我判斷這件藏品為四人聯作真品。”
主持人凌剛說:“謝謝儲萍美女的回答。但她答得究竟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聽聽專家的看法。裘老師,你來說一說!”
嘉賓席的裘小同笑了笑,說:“剛才這位美女的回答,有點意思。從她對珠山八友中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鄧碧姍四人畫風特點的簡短評論中,可以看出她對珠山八友還是有了解的。晚清民國年間,在江西景德鎮一帶,聚集了不少瓷板畫的高手。他們成立了一個瓷藝社,每月月圓之日,聚會珠山,以畫會友,切磋畫技,稱為‘珠山八友’。事實上,珠山八友並不是只有八個人,前後共有十個人,分別是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何許人、徐仲南、鄧碧姍、田鶴仙、畢伯濤和劉雨岑。他們以胎為紙,在瓷板上彩繪,誕生了濃豔俏麗的新粉彩。他們作於瓷板上的畫,無論山水、人物、花卉、走獸,無不光彩傳神,栩栩如生。珠山八友創作的鼎盛時期為民國早期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他們留下的作品不多,歷來是陶瓷收藏家夢寐以求的收藏品。”
主持人凌剛說:“謝謝裘老師的點評。的選手,每人加5分!選A、B或D的選手,每人扣5分!有沒有A、B、C、D都沒選的?沒有?其實,友情提醒一下——如果實在拿不準,可以不選,雖然不得分,但也不會被扣分,是不是?”
第二件上場的藏品是一件青花龍紋大罐。
大螢幕上給出四個備選答案:A、明嘉靖青花龍紋大罐;B、元代磁州窯龍紋大罐C、清初景德鎮青花龍紋大罐D、現代仿青花龍紋大罐。
主持人凌剛說:“有請各位選手離座鑑定!”
在看著這個青花龍紋大罐時,有人說:“這個看來是明代真品,有“大明隆慶年造”的底款。”
一人說:“未必。”
一人說:“元代磁州窯肯定不對,可以排除。”
一人說:“從器物造型和施釉風格上看,倒像明代的東西。”
一人說:“看著有點迷惑,既像明嘉靖的東西,又有點不像。”
……
參賽選手們鑑定完畢,回到各自座位上。
主持人凌剛說:“請各位選手在答題器上給出你們的答案!”
在選手們作答完畢後,主持人凌剛說:“我也請一位選手來說說他的選擇和理由。咦,我看到有人給出了E的答案!”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