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2章 朝見大典,從西周建立千年世家,花非花月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362章 朝見大典
國之大事,在祀在戎!
諸侯朝見天子,是國家最重要的大事之一,這代表著一個穩定的統治秩序,已經在長安城盤桓很久,互相聯絡完畢的王侯們結伴走進了皇宮之中。
如今的大漢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草創的王朝,各項規章制度都基本完善,最重要的禮樂自然同樣如此。
群臣步入場上,隨著不同的樂曲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天子接見諸侯有一套複雜的流程,一直持續了很久才到了進貢的環節。
給天子上貢的目的各不相同,很多官員還是想著能借著進貢神物一步登天的,但大部分都中規中矩,畢竟想要找到和氏璧那樣的神異之物基本上屬於做夢。
在所有的進貢之中,最引人注意的反而是來自嶺南的人,不是嶺南王趙氏,而是那些被流放到嶺南的罪臣之後。
從劉邦開始,朝廷制定了專門的流放政策之後,每次有官吏豪強或者王侯坐法,流放到嶺南的人少則上千,多則數萬。
這數十年來,若不是嶺南持續消耗這些人口,關中的人口恐怕就要極速膨脹了,這就不得不說陵邑制度的缺點之一,那就是大規模的山東人口輸入,而且這些人來到關中是需要安置的,朝廷不可能讓為祖宗守陵的人餓著肚子吧,山東的本土豪強勢力被削弱了,但是關中的兼併卻增強了,而且大批的豪富之人聚集在一起,還有其他的負面影響。
真實歷史上廢除陵邑制度,也不僅僅是皇帝愚蠢。
實際上當時陵邑制度的確有問題,已經到了再持續下去,關中和山東都要爆炸的地步,這才是主因。
最大的問題是沒找到新的抑制豪強兼併的方法,才造成了後續的嚴重後果。
陵邑制度的本質就是用一種不徹底撕破臉的方式陽謀收割不穩定分子。
流放本來是為了合情合理的派人去開拓蠻荒之地,順便往嶺南國中摻雜水,但在實行的過程中達到了同樣的目的,算是雙贏,指朝廷贏兩次。
望著從場外膝行而入的罪臣之後,場內眾人議論紛紛起來,甚至還打起了賭。
“不知道這一次覲見,會有多少人被陛下赦免昔年的罪行,能夠回到中原,返回故土甚至長安。”
“按照往前的慣例,人數依舊不會太多,我就賭三人吧。”
“咱們這位陛下仁善,前些年放回的人是逐漸變多的,我就猜個五人吧。”
膝行而入的罪臣之後已經感覺到手掌火辣辣的,膝蓋也開始疼了,周圍的議論之聲雖然聽不太清楚,但還是讓他們頗為羞恥,這是對待奴隸的方式!
但是所有人都忍耐著,因為這是好不容易才爭取來的機會,是整個家族回到中原的希望,再多的恥辱,難道能比悽慘的死在蠻荒之地更加可怕嗎?
“罪人參拜皇帝陛下,陛下萬安!陛下萬福!”
“有何貢品?快快呈上!”
來自嶺南的貢品無非就是珍珠、美玉、珊瑚,或者美人之類,沒有什麼特別有價值的寶物,實際上要不要赦免他們,完全就是出自皇帝本人的想法,只要皇帝說他們有誠心就足以了。
劉恆望著呈遞上來的貢品,雖然不算是極度的珍貴,但能夠在艱難求生的環境之中還得到這樣的東西,這就已經是非常有誠心的表現了。
若是往日他定然要多勉勵幾句,給身在嶺南贖罪的那些臣民畫點餅吃,但是今日劉恆已經迫不及待的要用紙來祭祀皇天了,隨意說兩句將這些人打發走,就直接問道:“昭公國的使者在何處啊?”
這一下群臣都收起了笑容,神色肅然起來,然後就見到昭公國公子班走進殿中,四名美麗的宮人正小心翼翼的握著一塊白色物體走進,上面似乎還有一些字跡。
“臣班覲見天子,特攜此物進獻。”
洛班躬身行禮,然後道:“此物乃是紙,紙上有賦,名為‘大漢’,以祝大漢萬年昌盛!”
紙?
殿中有些騷動,那幾個宮人端著的紙,和他們印象之中很是不同。
劉恆直接從上首走下來,他已經見過紙了,但是望著紙上龍飛鳳舞的文賦,還是忍不住讚歎道:“此物真是巧奪天工啊!
阿景的賦寫在這之上,真是勝過竹簡十倍百倍,諸卿都來看看。”
於是一群人紛擁而上,望著那毫無暈染的字跡,再望著那輕盈的紙張,一個個紛紛倒吸冷氣,所有人都無法剋制住震驚的表情,毫不顧忌禮儀的伸長了脖子,紛紛問出了最關心的一個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