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唐德宗——李適[kuo],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徐夏半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納被擊敗,李惟嶽被其部將王武俊殺死,只有田悅負隅頑抗,成德鎮的大將張忠和投降,被任命為成德節度使。

,!

但是,李適在削藩過程中,利用藩鎮打藩鎮,導致了參與朝廷削藩戰役的幽州節度使朱滔等人的不滿。結果,形勢發生逆轉,盧龍節度使朱滔自稱冀王、成德王武俊稱趙王、淄青李納稱齊王、魏博田悅稱魏王,“四鎮”以朱滔為盟主,聯合對抗朝廷。

淮西節度使李希烈也自稱天下都元帥、太尉、建興王,與四鎮勾結反叛,戰火一下從河北蔓延到河南,而且東都告急。李適準備調往淮西前線平叛的涇原兵馬途經長安時,因為沒有得到夢寐以求的賞賜,加上供應的飯菜又都是糙米和素菜,士兵發生了譁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涇原兵變”。李適倉皇出逃到奉天,亂軍擁立朱滔的兄長、曾擔任涇原軍統帥的朱泚,稱大秦帝,年號應天。朱泚進圍奉天,前線李晟、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等軍從河北撤軍勤王,李適的削藩之戰被迫終止。

李適痛下“罪己詔”,宣告“朕實不君”,公開承擔了導致天下大亂的責任,表示這都是自己“失其道”引起的,在詔書中宣佈,李希烈、田悅、王武俊、李納等人叛亂是因為自己的失誤,所謂“朕撫御乖方,致其疑懼”,故而赦免了這些叛亂的藩鎮,表示今後“一切待之如初”。除了朱泚以外,甚至連朱滔也予以寬大,許其投誠效順。

從此,開始調整了對藩鎮用兵的政策,王武俊、李納、田悅見到大赦令,取消了王號,上表謝罪。由於朔方節度使李懷光聯絡朱泚反叛,李適又不得不再次逃往梁州避亂,一直到李晟打敗朱泚、收復京師,李適才得以重返長安,結束了顛沛流亡的生活。馬燧收復河中,李懷光兵敗自殺,淮西將陳仙奇殺李希烈投降,李適就任命陳仙奇為節度使,淮西兵馬使吳少誠殺陳仙奇,李適又任命吳少誠為節度使留後。

經歷數次的變亂之後,李適開始委任親信宦官為禁軍統帥,並在全國範圍內增收間架、茶葉等雜稅,導致民怨日深,他對藩鎮多事姑息,晚年對淮西鎮用兵失利,致使藩鎮的勢力日漸增強。

除此之外,李適在位時,曾根據宰相李泌的建議,北和回紇、南和南詔、西結大食、天竺,打擊吐蕃,成功扭轉對吐蕃的戰略劣勢,為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創造了較為有利的外部環境。

各宗室、外戚都前來宮中向李適祝賀,唯獨太子李誦因病無法前來,李適因而流淚哀嘆,自此一病不起,在二十多天中,內宮與外廷訊息中斷。李適在長安會寧殿駕崩,享年六十四歲,群臣為其上諡號神武孝文皇帝,廟號德宗,葬於崇陵。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降傳說

四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