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九章 新城公主——李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徐夏半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氏,唐太宗最幼女,母文德皇后長孫氏,封衡山郡公主,得實封又増賦,下嫁長孫詮,因太宗去世,婚禮中斷,改封新城郡長公主,增邑五千戶,婚禮完成。長孫詮被流放巂州,不久被殺,新城公主改嫁韋正矩,病逝於長安縣通軌坊南園,時年三十,以皇后之禮陪葬於昭陵。

新城公主,,初封為衡山郡公主,《唐六典》中有言:“凡名山、大川及畿內縣皆不得以封。”可見唐代名山大川不得作為封號,然而,衡山所在的衡山郡卻成了公主的封號,可知太宗對女兒的鐘愛之心,可見一斑。據墓誌載:“封衡山郡公主,唯有輝,平原陋其加渥,湯沐増賦,廬陵愧其逾”,可知年僅八歲冊封衡山公主的同時便有了實封,並且還増賦。

魏徵病重即將離世,唐太宗命中郎將住在魏徵家,方便一有事立即報告,藥物膳食賞賜無數,宦官使者接連不停的在路上往來,唐太宗還親自前去探望。唐太宗與皇太子再次親臨魏徵府,流著眼淚問他有沒有未盡心願,魏徵對曰:“嫠不恤緯,而憂宗周之亡”。唐太宗決定將女兒衡山公主許配與魏徵的兒子,指著跟隨而來的衡山公主對魏徵說:“魏公,勉強睜開眼睛,看看你的兒媳吧!”可惜此時病重的魏徵面對如此厚重的恩賜,已經無法謝恩了,在許婚的第二天便病逝了。

侯君集以謀反罪被處死,杜正倫被罷免,魏徵曾推薦這兩人有宰相之才,唐太宗懷疑魏徵與侯君集結黨,魏徵還拿自己前後的諫辭給史官褚遂良看,“以圖在史書上標榜自己”。太宗對此十分不悅,氣怒之下便寫了詔書停了衡山公主與魏叔玉的婚事,至此,這段姻緣也就作罷。

此後唐太宗再次精心挑選,終於在妻子生日那天為女兒敲定了婚事,將衡山公主許配給了長孫操之子長孫詮。長孫操,乃衡山公主母親長孫皇后的叔父,唐初長孫家族備受太宗寵遇,算上長孫詮,長孫家一門已是四尚公主。因為長孫詮尚主之故,太宗特意將其父長孫操升為了岐州刺使,岐州即原扶風郡,後為唐代西京。之後可能預感到大限將至,唐太宗開始籌備衡山的出嫁事宜,不過令人遺憾的是,由於公主的婚禮過程太過複雜,直到太宗去世,婚禮也沒能全部完成,籌備工作也因此而中斷,未能在生前看到女兒出嫁,是太宗的一大遺憾。

高宗與衡山公主一母同胞,對這個妹妹也是疼愛有加,為了不耽誤公主的青春,除喪服後,唐高宗便下令繼續準備先前未完成的婚禮,打算到秋天公主守孝滿一年後就讓她成婚,此舉卻遭到大臣于志寧的堅決反對,他認為身為子女必須為父守孝滿三年方合禮儀,高宗只得聽從但心中一直記掛此事。

公主守孝滿三年整的前三天,唐高宗便將妹妹由衡山長公主,改封為新城長公主,並增邑5000戶,以慶賀妹妹出嫁。儘管婚事幾經波折,但成婚之後公主與駙馬感情和睦,琴瑟相諧,為此墓誌寫道:“調諧琴瑟,韻偃笙簧。標海內之嬪風,為天下之婦則者矣。”可以想見新城公主有一段幸福的婚後時光。因此在長孫家族遭難,長孫詮被牽連流放巂州並被地方官所殺之後,新城的反應十分激烈,墓誌上記載:“雖外尊大義,不登叛人之黨。而內懷專一,無虧字之。蘭澤靡加,塵彌之鏡,鉛罷飾,網綴回鸞之機,貫秋柏以居貞,掩寒松而立勁。”可見新城雖然沒有直接對哥哥表示憤怒,但心中卻非常不滿,於是從此不再梳妝打扮,以沉默消極的態度表達憤懣。

唐高宗不忍見妹妹如此消沉,後又為她重新安排了一樁婚事,將她嫁給了出自京兆韋氏的韋正矩。韋正矩由於尚主,短時間內由奉冕大夫升為正三品的殿中監,連升八級,一時平步青雲。可惜因為公主與前夫的感情太過深厚無法忘懷,這段婚姻始終不如前一段婚姻那般和諧,以至有了韋正矩失禮於公主的傳聞。

新城公主遇疾,高宗知曉後,為妹妹興建了建福寺祈福,然而天不假年,新城公主病逝於長安通軌坊南園,終年三十歲。妹妹的離世,唐高宗悲痛不已,無法接受,命有司審問調查,韋正矩不能辯,高宗盛怒之下,於是遷怒駙馬韋正矩,認為是他導致了公主死亡,便殺了韋正矩。驟失愛妹的唐高宗在極度悲痛之下,下令將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禮下葬,身為公主卻享有皇后的葬禮規格,這在唐朝僅此一例,如此破格的行為,也是高宗對妹妹最後的心意。

新城公主,出身天潢之家,長於皇帝父兄愛護之中,初封衡山,又早早獲得實封。公主亦曾覓得良緣,而且因著父兄的愛屋及烏,其夫家也都得到看重,去世後,兄長更是令喪事逾制按皇后之禮操辦,公主生前身後,尊寵榮耀已極,儘管有著早逝的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道雷修

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