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揚名青州——王景仁,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徐夏半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景仁,原名茂章,廬州合肥人,唐末五代時期吳國、吳越、後梁將領。在唐末便追隨淮南節度使楊行密,輔佐其建立吳國,外援青州王師範,內平田頵、安仁義叛亂,由親校累功至潤州團練使。後升任宣州觀察使,因不容於嗣主楊渥,叛投吳越國,遙領寧國節度使。在後梁建立後,被梁太祖朱溫召入汴京,仍領寧國節度使,加檢校太傅、同平章事。後授北面行營都招討使,領兵與晉國對峙於柏鄉,結果在柏鄉之戰中大敗而回。在與吳國的霍丘之戰中再次兵敗,不久便病死於汴京,追贈太尉。

王景仁,原名王茂章,很早便效力於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常侍其左右為親校,生性質樸,每次作戰皆身先士卒,在戰場上以勇悍著稱,但平時卻沒有威儀,深受楊行密的器重。楊行密被唐朝封為吳王,建立吳國,史稱南吳,王茂章此時在軍中也已累功至都指揮使。

宣武節度使朱溫命侄子朱友寧率軍攻打平盧鎮,平盧節度使王師範向吳國求援,楊行密乃命王茂章率七千步騎赴援。王茂章攻取密州,斬殺刺史劉康乂,很快便進抵平盧鎮治青州。當時,王師範與宣武軍會戰於石樓,並以麾下的登州、萊州兩州州兵分駐兩個寨柵。

朱友寧趁夜猛攻登州柵,王茂章一直按兵不動,任由宣武軍攻破登州柵,宣武軍隨後又轉攻萊州柵。此時天色已亮,王茂章料定宣武軍必已疲乏,於是與王師範合兵出擊,最終大敗宣武軍,朱友寧在戰鬥中墮馬,被青州軍斬殺。王茂章命將朱友寧的首級送往淮南,同時又與王師範乘勝反攻,一直追殺至米河,俘斬數以萬計。

朱溫又親率二十萬大軍,進抵平盧前線,在青州城下大敗王師範,而王茂章則偽作畏敵怯戰,一直閉營不出,待到宣武軍士氣鬆懈之時突然發動襲擊,最後擊退宣武軍。此戰,王茂章在陣中驅馳衝殺,疲累時便退出戰陣,安坐飲酒,繼而上馬再戰。朱溫當時在高處觀戰,自青州降卒處得知王茂章之名,對其大為讚賞,道:“我若能得此人為將,何愁天下不定。”

王茂章自知眾寡懸殊,戰敗不可避免,於是趁宣武軍暫退,連夜引軍退走,撤回淮南。梁將楊師厚率部追擊,在輔唐追上了吳軍。王茂章乃命部將李虔裕率五百騎殿後,他本打算和李虔裕一同斷後對敵,但在李虔裕的再三請求下,最終還是率主力部隊先行離去。李虔裕力戰而死,但成功拖延了宣武軍的追擊,王茂章得以全軍撤回淮南。

王茂章返回淮南後不久,吳國所屬的寧國節度使田頵和潤州團練使安仁義起兵叛亂,楊行密以王茂章為潤州行營招討使,讓他攻打安仁義。但安仁義素以善射著稱,每戰皆以射術大挫吳軍銳氣,以致吳軍士卒皆不敢與其交戰。王茂章因此始終不能攻克潤州,楊行密又命徐溫率兵增援,徐溫將所屬軍隊的衣服旗幟改換得和王茂章的軍隊一樣。安仁義不知吳軍增兵,再次出城交戰,結果被徐溫擊敗。

王茂章又和臺蒙一同攻打田頵,先後在廣德、黃池大敗叛軍,迫使田頵退守宣州,楊行密命臺蒙攻宣州,又將王茂章調回潤州,繼續攻打安仁義。臺蒙不久便攻克宣州,田頵兵敗被殺,而王茂章透過挖地道攻入潤州,將安仁義俘送廣陵處死,楊行密遂以王茂章為潤州團練使。

楊行密病重,乃將時任宣州觀察使的長子楊渥召回廣陵,並以王茂章接任楊渥的宣州觀察使一職。楊渥離開宣州時,打算帶走他的帷帳、親兵,卻遭到王茂章的拒絕,因此懷恨在心。楊行密病逝,楊渥襲任淮南節度使,封弘農郡王,命李簡統兵襲擊宣州。

吳軍攻至宣州城下,王茂章自知難以抵抗,遂率部奔杭州,投靠割據兩浙的鎮海鎮東兩鎮節度使錢鏐。吳將陶雅此時剛攻取錢鏐治下的睦州,擔心被王茂章阻斷歸路,於是撤回歙州。睦州又被錢鏐奪回,錢鏐以王茂章為兩府行軍司馬、鎮東軍節度副使,後又表薦其為寧國節度使。朝廷下詔,以王茂章遙領寧國節度使,加授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太保。

朱溫代唐稱帝,建立後梁,史稱梁太祖,錢鏐乃向後梁稱臣,被封為吳越王,正式建立吳越國,王茂章則更名為王景仁,以避朱溫曾祖朱茂琳之諱。當時,朱溫因素聞王景仁之名,遣使召其入朝,而錢鏐亦有意聯合梁軍攻滅吳國,遣王景仁奉表入汴京,向朱溫面陳攻取淮南之策。朱溫對王景仁待以殊禮,賞賜非常優厚,對他承諾:“等我討平代北賊寇(晉國),便盡起大軍,由你統兵南征。”後來,朱溫仍讓王景仁遙領寧國節度使,並加授檢校太傅、同平章事,讓他和宰相同班朝會。而此時的吳國,楊渥已被徐溫弒殺,其弟楊隆演雖襲任淮南節度使、弘農郡王,但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降傳說

四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