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背梁降蜀——劉知俊,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徐夏半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知俊,字希賢,外號劉開道,徐州沛縣人,唐末五代時期後梁、岐國、前蜀將領。早年效力於感化節度使時溥,後率部投降宣武節度使朱溫,輔佐其建立後梁,由宣武軍左開道指揮使累功至忠武軍節度使,封大彭郡王,是後梁鎮守關中防禦岐國的方面重將。因朱溫猜忌功臣,在同州叛亂,試圖割據關中,失敗後逃奔岐國,被岐王李茂貞任為彰義軍節度使,數次率岐軍反攻後梁,又在青泥嶺之戰中大敗前蜀,後又遭到李茂貞的猜忌,被褫奪兵權,閒居數年。因留在秦州的家眷被前蜀所擄,率親信叛逃前蜀,被王建拜為武信軍節度使,參與了前蜀兩次攻打岐國的戰事,因受到王建的忌憚,被誣以謀叛,斬於成都炭市。

劉知俊,年輕時效力于徐州感化軍,在節度使時溥麾下為列校。他姿貌雄傑,倜儻有大志,深得時溥器重,但因勇略過人,逐漸遭到時溥的疑忌。在時溥與宣武節度使朱溫作戰期間,率所部兩千人投降朱溫,被署為軍校。他“披甲上馬,輪劍入敵”,勇冠汴軍諸將,朱溫命他統領左右義勝兩軍,不久又任為左開道指揮使,時人皆稱之為劉開道,而感化鎮因失去劉知俊,自此實力大挫。

劉知俊隨朱溫攻滅時溥有功,被補任為徐州馬步軍都指揮使。劉知俊屯兵石碭,準備南侵淮南。淮南大將張訓屯兵漣水,遣軍浮海北上,偷襲劉知俊,奪其軍糧。劉知俊進攻漣水,卻被張訓打得大敗而回,僅以身免,他後來又攻取海州,被任命為海州刺史,此後歷任懷州、鄭州二州刺史,隨軍討平了割據青州的平盧軍節度使王師範。

鳳翔節度使岐王李茂貞及其養子邠寧節度使李繼徽陳兵關中,欲討伐朱溫,奪回被其控制的唐昭宗。朱溫遂拜劉知俊為匡國軍節度使,將其調往同州,與長安的佑國軍節度使王重師一同鎮守關中,防禦岐國。

李繼徽率岐國鳳翔、邠寧、彰義等六鎮軍隊攻打夏州,進駐美原,定難節度使李思諫向朱溫求援。朱溫乃命劉知俊率軍馳援夏州,劉知俊先攻取坊州,生擒刺史劉彥暉。隨後又與李繼徽戰於美原,以兵五千破岐軍六萬,殺二萬餘眾,奪馬三千餘匹,擒其列校百餘人,李繼徽逃回邠州,自此數年不能復振。劉知俊又乘勝連取鄜州、延州等五州,因功被加授為檢校太傅、同平章事。

朱溫篡唐稱帝,建立後梁,史稱梁太祖。李茂貞和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克用皆不承認後梁政權,以復興唐朝為名與之對抗,西川節度使蜀王王建則於成都稱帝,建立前蜀。朱溫先後以康懷英、李思安為主將,率十萬梁軍圍攻晉國治下的潞州,但始終無法破城,遂親自到澤州督戰,並將劉知俊調往前線,任命為潞州行營招討使。

劉知俊很快便進抵澤州,朱溫特設宴慰勞,並賜以金帶、戰袍、寶劍、茶藥等物。劉知俊認為皇帝不應久駐前線,於是上疏請朱溫回駕汴京。當時,李克用剛剛病逝,其子李存勖襲位,朱溫輕視李存勖年輕,認為攻取潞州的大局已定,於是返回洛陽。劉知俊亦未至潞州,而是駐軍於晉州,李存勖卻出其不意,親率大軍奇襲潞州,大破梁軍,解了潞州之圍。晉將周德威乘勝攻澤州,梁軍登城據守,劉知俊亦自晉州來援,晉軍乃撤軍。

李茂貞不久又趁機發兵五萬攻長安,前蜀、晉國皆出兵響應,朱溫忙調劉知俊回軍禦敵,任命其為西路行營都招討使。劉知俊在長安西擊退岐軍,乘勝追擊至幕谷,再破岐軍,俘斬以千計,李茂貞僅以身免,28]蜀軍、晉軍因岐軍兵敗,皆撤歸本國。

劉知俊在美原之戰時奪取的鄜、延等州此時早已被岐國收復,但延州的保塞軍卻發生兵變,節度使劉萬子被殺。保塞軍將領高萬興、高萬金等三十八人向劉知俊請降,劉知俊趁機聯合高萬興,再次奪取延州、鄜州、坊州、丹州等地。因此功被封為大彭郡王,加授檢校太尉、兼侍中。

劉知俊在後梁的威望越來越高,而此時的朱溫對諸將也是日益猜忌。當時,朱溫以劉扞代王重師鎮長安,竟聽信劉扞的誣告,族滅了王重師。王重師之死使得劉知俊愈加驚懼,因此當朱溫讓他乘勝再攻邠州時,被他以“軍食不給”所推辭。

後來,朱溫又欲對晉國用兵,於是徵劉知俊入朝,擬委任他為行營都統。劉知俊之弟劉知浣正在朝中,秘密遣人去阻止劉知俊,稱其“不宜來”。劉知俊認為朱溫是要誅殺自己,據同州叛亂,歸附岐國。觀察判官盧匪躬、牢牆使王仁嗣、押衙史肇、王彥洪、高漢詮、丘奉言、仇瓊、王筠等同州屬官,皆因拒不從叛,被劉知俊殺害。

劉知俊先攻取華州,又出兵襲長安,暗中以重金買通長安諸將,拘捕了劉扞,將其送往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道雷修

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