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九章 度河東——王鍔,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徐夏半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鍔,字昆吾,自稱太原人,唐朝中期名臣。早年為湖南團練府營將,因結識宰相楊炎、嗣曹王李皋而得以升遷,淮寧叛藩李希烈南侵時,王鍔奉命抵禦,累立戰功,歷任容管經略使、嶺南節度使、淮南節度使、河中節度使、河東節度使等職,每任一官,必有治績。以護送回鶻使節與摩尼教士之功,升為檢校司空、同平章事,位列使相。去世時年七十六,獲贈太尉,諡號魏,後世稱其為“王魏公”。

王鍔,年輕時曾在湖南團練使府中任營將,結識了被貶為道州司馬、路經湖南的楊炎,二人一見如故,晤談甚為投機。唐德宗即位後,召楊炎入朝為相,楊炎舉薦嗣曹王李皋為湖南觀察使,王鍔也受到李皋的器重,受命誘降邵州武岡縣的叛將王國良有功,升任邵州刺史。

李皋升任江南西道節度使,防禦背叛中央的藩鎮、淮寧節度使李希烈南侵,王鍔帶領三千精兵調守潯陽。後來,李皋率全軍搶渡長江,襲奪蘄州,表薦王鍔為江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都虞侯。王鍔隨嗣李皋東征西討,深得信任。一次,李皋派大將伊慎圍攻被叛軍佔領的安州,叛軍非常驚慌,趕忙乞降,並請求李皋派人進城接洽具體事宜。當時,城中虛實未知,諸將都不敢貿然請求入城,只有王鍔挺身而出,主動請纓擔當此重任。李皋批准了王鍔的要求,並把他從城牆縋人城內,王鍔見到叛軍頭目後,曉之以大義,終於勸說叛軍獻城,同時又堅決鎮壓了那些在城中造謠惑眾、負隅頑抗的死硬分子,於次日順利開啟城門,迎接唐軍進城。王鍔的才幹受唐德宗賞識,被提拔為容管經略使,任使八年,致力於發展當地生產,加強各民族之間的團結,深得各族人民的擁戴。

後來,王鍔又調任廣州刺史、嶺南節度使。廣州是唐朝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每年來自東南亞和波斯、阿拉伯的商船雲集港內,當地雜居的各族群眾,多以從事商業貿易為生,而國家所徵收的土地賦稅收入卻日益減少。王鍔詳細考察了他們的經營活動,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新的納稅標準,使政府的收入與兩稅基本持平,把上交國庫的賦稅交足後,還能有所結餘,用來補貼軍府的龐大開支。

唐代鎮守嶺南廣州的官吏,清廉者極少,許多官吏藉機大撈一把,貪汙受賄,比比皆是。王鍔也不例外,他把沒收來的非法收入據為己有。然後,用以經營商貿活動,積累了鉅額財富,史載他“日發十餘艇,重以犀象珠貝,稱商貨而出諸境。周以歲時,迴圈不絕,凡八年,京師權門多富鍔之財”,“由是鍔家財富於公藏”。

王鍔透過賄賂朝中權貴,官職越做越大,淮南節度使杜佑曾多次上表請求辭職,於是朝廷任命王鍔為檢校兵部尚書、淮南節度副使。淮南為唐後期政府財政收入來源的主要地區,王鍔到任後,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深得杜佑賞識。不久,杜佑舉薦王鍔代替自己正式但任了淮南節度使。

王鍔精於財會,幾過往賬目盡皆熟悉,那些妄圖在帳簿上搞鬼貪汙的奷吏,往往逃不脫王鍔的耳目,一經發現,定追究不饒。因此,他理財有方,從不隨意浪費,軍府所用竹木、碎屑,從不輕易拋棄。一次,椽曹簾破,下吏換以新簾,王鍔把替換下來的舊簾交手工坊修補後,繼續使用。王鍔以節儉持政,為唐政府積累了大批財富,當時王鍔所鑄的錢流播天下,人們盡皆佩服他辦事如神,在職四年,王鍔累功被加官至檢校司空。

王鍔入朝,被正式授為尚書左僕射,不久後,改任檢校司徒、河中節度使,獲兼太子太傅,調任河東節度使。當時,河東自節度使範希朝討鎮州無功而還,軍府兵員銳減,兵才三萬、軍馬六百,府庫空虛。王鍔到任後,首先補完嗇費,使財用豐足,然後擴充河東兵員至五萬、軍馬五千。注重與少數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曾派兵護送回鶻使節與摩尼教士入朝。憲宗聽說這些事後,對王鍔頗感嘉許,升他為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位列使相。

王鍔,自忖一生聚斂頗豐,易招人誹謗,於是在功成名就以後,主動給朝廷獻上錢兩千萬。此舉,立即招致宰相李絳彈劾,他認為:“鍔雖有勞,然僉望不屬,恐天下議以為宰相可市而取。”憲宗反駁道:“鍔當太原殘破後,成雄富之治。官爵所以侍功,功之不圖,何以為勸?王播所獻數萬萬,亦可以平章政事乎?”王鍔逝世,享年七十六歲,朝廷追贈太尉,諡號“魏”,後世稱其為“王魏公”。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道雷修

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