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五章 渤海國主——大彝震,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徐夏半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彝震,渤海國第十一代君主,大仁秀的孫子,其父世子大新德早亡,大彝震以王孫嗣位,改元為咸和,唐文宗遣使冊封,大彝震去世,其弟大虔晃即位。

渤海國王大仁秀去世,由於嫡子大新德早卒,王位為大仁秀嫡孫大彝震繼承,改年咸和。不久,唐朝冊封大彝震為銀青光祿大夫、檢校秘書監、忽汗州都督、渤海國王。

大彝震即位後,不斷加強同唐朝的關係,這位國王仰慕華風,在其統治時期,遣使朝唐十多次。先後派遣到長安朝貢和入侍的王子就有大明俊、大光晟、大昌輝、大延廣、大元萼等。入唐王子數在渤海諸國王中最多,同時派出更多的留唐學生。

此外,還與唐朝的一些地方政府,保持著聘訪關係,這些朝唐使、聘訪使、入侍王子、入唐學生回渤海後,帶回了中原的技術和文化,從而促進渤海的發展。許多渤海人用漢文作詩賦、寫文章,辭藻華麗,風韻同唐,運用典故,嫻悉不俗,頗似內地大家之作。著名唐朝詩人溫庭筠在《送渤海王子歸國》一詩中寫道:“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勳歸舊國,佳句在中華。定界分秋漲,開帆到曙霞。九門風月好,回首即天涯。”據考,渤海王子即大彝震之子,他的詩作被溫庭筠稱為“佳句”。

大彝震時期的渤海,疆域遼闊,為了有效地控制這一地區,增設了“左右神策軍,左右三軍,一百二十司”,不僅自下而上建立起龐大的官僚機構,而且組建一支募兵,其軍政統治體系,更趨完備。

大彝震統治時期,渤海經濟比較發達,除原有畜牧、捕魚、狩獵、採集等生產門類外,農業和手工業已成為經濟的主要部門,而且分工越來越細;紡織業、製革業、陶瓷業、建築業、車船製造業、冶煉業及各種鐵器、銅器的製作,都有相當規模。這期間,唐朝在登州設有接待渤海貢使和商賈的專門機構——渤海館。渤海商船常停泊在登州外港,渤海的“熟銅”、“名馬”是同中原貿易的重要商品。

大彝震曾營建渤海王城上京龍泉府宮城殿閣,從上京龍泉府遺址及其出土的各種釉瓦、花磚、獸頭、鴟尾、建築飾件等遺物看,當時上京龍泉府,宮城殿閣高大、宏偉、壯觀、瑰麗,成為我國東北地區最大、最繁華的城市。其宮禁苑圃的安排和殿閣樓臺的建築方法、樣式及佈局,都受到唐朝的影響。

大彝震病逝,其在位27年,統治時間之長僅次於文王大欽茂,是渤治成就較大的幾位國王之一。唐文宗讚譽大彝震“遵禮儀而封部和樂,持法度而渤海宴寧,遠慕華風,韋修誠節,梯航萬里,任士之貢獻具來。”這充分說明大彝震以其出眾的才能,發展渤海國繁榮昌盛,其在位時期政權穩定、經濟繁榮,與唐關係密切,不僅使渤海國發展跨上了新的臺階,並最終成就了名揚天下的“海東盛國”。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道雷修

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