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一章 擁立文宗——王守澄,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徐夏半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守澄,許州潁川人,唐朝宦官,詩人王建的同宗。與宦官陳弘志殺唐憲宗於中和殿,謊稱憲宗服長生藥而死,與梁守謙、韋元素等定策立穆宗。文宗嗣位,進拜驃騎大將軍,充右軍中尉,唐文宗以弒憲宗逆黨勢盛,切齒痛恨,思除之。翰林學士宋申錫以除逆黨為己任,被提拔為宰相,宦官先發制人,貶斥宋申錫。唐文宗又起用李訓、鄭注,謀誅宦官,他們利用仇士良與王守澄的矛盾,擢士良為左神策軍中尉,以分王守澄之權。又利用王守澄與韋元素、楊承和、王踐言的矛盾,出韋、楊、王為監軍,隨後賜死。又以王守澄為左、右神策觀軍容使,兼十二衛統軍,以虛名尊之,實奪其兵權,再密遣人酖殺之,隱匿其事,仍贈王守澄為揚州大都督,葬於滻水。

王守澄,最早的相關記載,是唐憲宗元和末年時,擔任武寧軍節度使李愬的監軍。經由李愬引薦,王守澄認識了精通醫術、善於論辯的鄭注,兩人言談投機,相見恨晚,成為好友。監軍任期結束後,王守澄帶著鄭注返回京城。

王守澄起初侍奉太子李恆。當時,憲宗身患重疾,病情開始有好轉的跡象,不料宦官陳弘慶突然發難,於大明宮中和殿殺害了憲宗,據說王守澄也參與其中,隨後對外宣稱是皇帝無法承受藥力而暴斃。憲宗駕崩後,立即面臨繼位人選的問題,憲宗長子惠昭太子過早逝世,而三子李恆是憲宗屬意的繼承人,已立為太子,但其上尚有兄長澧王李惲,為求根絕後患,王守澄便與神策中尉梁守謙等合謀,派兵誅殺了澧王與擁護澧王的宦官吐突承璀,太子在王守澄等人的支援下順利即位,是為穆宗。

王守澄因功被封為樞密使,擔任皇帝與朝臣之間的溝通橋樑,得以參與機密,干預國政,擁有很大的權力,順便也將鄭注介紹給穆宗認識,頗受到青睞。當時,朋黨領袖之一的李逢吉以重金賄賂王守澄,拉攏其為己用,兩人於是合作,朝廷無任何勢力能與之抗衡。

穆宗僅在位四年便病逝,長子敬宗即位。李逢吉與翰林學士李紳素來交惡,李紳利用職務之便,經常當著皇帝的面批判李逢吉的奏章,讓他相當惱怒。恰巧李紳因故得罪了族子李虞,李虞便投靠逢吉一黨,並對外散佈不利於李紳的謠言,另一方面,王守澄亦不時向皇帝進讒言,謊稱當年穆宗駕崩後,李紳等人本欲立深王李悰為帝,年輕的敬宗不察是非,一氣之下貶其為端州司馬,但不久之後敬宗發現了穆宗的遺書,有一份李紳、杜元穎等人勸敬宗即位的奏章,於是誤會冰釋,化解了一場風波。

素來跋扈的昭義軍節度使劉悟臨終之前上書唐敬宗,要求讓其子劉從諫繼任節度使,朝廷對此有兩種不同的意見,反對派認為昭義軍地近京城,節度使人選應該朝廷指派為宜,而對藩鎮向來持姑息態度的李逢吉、王守澄一黨不想得罪對方,加上事先已收受劉悟的賂款,於是利用他們的影響力,迫使敬宗答應劉悟的請求。

唐敬宗平時:()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道雷修

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