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駃騠”,又是一種怎樣的馬呢?
寒江獨釣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1章 “駃騠”,又是一種怎樣的馬呢?,四合院:我以醫術定乾坤,寒江獨釣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由於夏太后並非真正皇儲的父親孝文王的原配妃子,因此,她未能在杜亭以西的陵墓(壽陵)與其子同享,獨享了一座墓園。
儘管如此,在後百年裡,此處周邊區域被劃分為皇家的一部分,嚴禁民眾遷移定居,從而無法實現夏太后的遺願——向東望著子嗣,向西眺望著丈夫,旁邊的地帶將來可擁有萬名居民之居。
因此,為了滿足她的遺憾與期望,扶蘇決定把越騎營的家屬安排在這片尚屬荒廢的土地。
然而,提供千畝良田的做法不可行且永遠無能實現,更實際的操作是在其周圍劃分出部分山林區域給這些家屬生存利用其實,對於擅長農業耕作而非遊獵文化的越族人民來說,給予有限量田地來耕種糧食作物足夠他們維持生計與納稅即可,過多的農田會變得空置且浪費資源。
不如將家族留在山上大面積種植桑樹並養蠶制絲,為生計貼補家用。
畢竟採收桑葉飼育幼蠶是連蹣跚學步的孩子都能完成的任務。對於長大的幼蟲而言,扶蘇計劃進行統一收編。
哼,這會不會被認為是在效仿古代改稻植桑的方法?
扶蘇笑了笑,將自己的建議記刻在竹簡上,並準備好將其送往尚書官署,交由蕭何等人潤色、加印印璽後傳送至外廷。
今日需要處理的第一封詔令是一份上郡的捷報。這份訊息記載了近期的大鹽湖勝利戰事——斬首二千零一十七級士兵,意味著接下來又將迎來大量賞賜的田產發放……還是像湟水流域那樣實施的辦法——將新增貴族的莊園土地設定於北方邊疆。
他思索著具體地點——賀蘭山東側,被稱為塞上綠洲,涵蓋了今吳忠、銀川、石嘴山及中衛四個城市所在的寧夏北部的黃河流域灌溉區域。
不過要將其打造為與現代一樣具備商品糧輸出潛力的地區,必然離不開大規模的水利工程的建立。
確實遺憾,北方草原的土地太過貧瘠,難以供養大量人口,與此相反,南海諸郡山巒縱橫,蘊含不計其數的廉價勞動力扶蘇繼續查閱記錄。
嗯,發現一處鹽湖,太好了,新城建設的開支有來源了!
共囚禁四千多名牧民奴隸,兩萬頭羊,六萬兩千匹馬駒,其中駃騠(juéti)馬萬餘匹!
嘶!
他深深地吸了口氣,導致咸陽未能再次迎來溫暖的天氣草原馬雖身材矮小,卻對粗飼料毫不挑剔,簡而言之,它們飲食廣泛,飼養成本低廉,能促進平民養殖作為替代勞力的可能性。
不過駃騠?
這聽起來是一種僅匈奴人獨有的馬種,過去曾禁止出售,往昔的猛將蒙恬在北征匈奴時,也曾獲取過一群,不過好像未成功繁殖下來。
當回憶起有關這一物種的記憶時,扶蘇立刻恍然。這就是騾子啊?
由馬和驢雜交而成,當中雌驢與雄馬拉合生子,稱為“馬騾”,雄驢則與雌馬拉合生育,名為“驢騾”。
“馬騾”力大異常,“驢騾”善於奔跑,各有所長;就算扶蘇從未來到這個時代,偏遠地區仍有大量利用這種牲口的例子。
這就成了跨時代者的優勢——許多屬於這個時代的資訊,在未來的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社會中,根本就不算啥!
但是,常常被人拿來自娛自樂的笑話:“連生產隊的驢都敢休息一下”,不適用於現在大秦的境況。
因關中地區對於馬的重視大於驢的待遇,許多豪門大戶會將驢養起來作觀賞用途。
嗯,就好像當今社會里一些地方養的羊駝。
蘭池宮裡就飼養了十幾頭驢子,其中一頭渾身的小白驢深受始皇帝的喜愛,經常親自餵養它們,只是沒有讓白驢承載任何重擔——畢竟他那麼龐大身軀,騎在馬背上馬上就能壓死驢子了當扶蘇繼位並厭惡它們的 亂後,就把它們釘上馬掌鐵,便令它們承擔起拉磨的工作了。
幸好這一個時代的驢依然是重要的勞動動物之一,試想一下:“天上的龍肉,地下的驢肉。”瞭解一番。
扶蘇思考了幾頭體型頗為雄健的公驢,恰好可以用它們來與馬交配,產生更大身形並且易於駕馭的馬騾!
至於被捕捉的牧奴,他略加思索後決定,畢竟秦人自己就是依靠馬業起步的,還與戎狄長期激戰了數百載,國內不缺乏熟練畜牧業的人們。
這些牧奴就暫時安排在九原城南、膚施縣北的地方。
這裡靠近九原軍的腹地,保證它們服從教導。
而且也不需要過於擔憂他們貪享清閒,有工作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