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毛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5章 買賣不成仁義在,唐末逍遙遊,我愛毛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到普慈公主出了傷兵營,那個方才談興正濃的傷兵連忙又開啟了話匣子,對洪飛虎說道:“你家公子看起來還是很仁義的,而且還有一身真本事,你們跟著他混,肯定有前途……對了,你們既然是商人,你們來隴右到底是要做些什麼生意?”
洪飛虎故作玄虛地說道:“我家公子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賺錢不是主要目的,買賣不成仁義在!原本,我們打算做蜀錦生意,你應該知道,我們那地方生產出來的蜀錦天下聞名,可是,很多窮人根本就穿不起蜀錦衣衫,所以,好多蜀錦賣不出去,公子就帶著我們四處做生意,看看能不能把絲綢賣到隴右。”
那個傷兵點了點頭,道:“蜀錦那東西只能賣給那些官宦和大戶人家,我們這些當兵的也不需要穿蜀錦衣衫,我們就應該穿上鎧甲,奮勇殺敵,不過,你們仗著蜀中公主這層關係,應該會賺到錢的……”
********
李繼崇和普慈公主一行人在次日開始返回涇原,李繼崇早就迫不及待了,普慈公主卻笑不出來了,一路上始終悶悶不樂,無論李繼崇怎麼上趕著哄她,她也不願意搭理李繼崇。李盛等人則是跟在整個迎親隊伍的後面,李盛一邊思量著對策,一邊不時地望向普慈公主乘坐的那輛豪華馬車,到了涇原,一切都是未知數。
或許是發現李盛有些落寞,周德權便湊到了李盛的身邊,和李盛閒聊了起來。出乎李盛意料的是,周德權是個很有內秀的人,他和李盛在討論各個藩鎮的強弱之時,說出了許多令李盛耳目一新的真知灼見,李盛不得不對周德權刮目相看。
蜀王將周德權任命為送親使,看來還是有原因的。周德權認為目前這種藩鎮割據的形勢持續不了多久,大約幾十年以後,擁有最強大實力的藩鎮就會最終勝出,從而一統天下,然而,見到興元府的駐軍之後,周德權卻並不看好這支軍隊。
實際上,李茂貞的軍隊近年來在與朱溫的戰鬥中並沒有佔到便宜,至於驍勇善戰的河東軍,那就更加無法相比了。在周德權看來,打敗仗一次兩次不要緊,可是一旦失敗的次數多了,且不說軍心會越來越動搖,就算他們的兵力也會最終損失殆盡,到時候,後果不堪設想。周德權倒是認為目前擁有沙陀騎兵鴉兒軍的李存勖很有可能在將來成就一番大業。
李盛很驚訝,實際上,周德權的話說對了一半,李存勖建立的後唐對於歷史發展的影響很深遠,即便是後來建立後周的郭威和宋太祖趙匡胤,都與後唐有著一些淵源。
周德權面帶微笑,大有深意地對李盛說:“如今的天下大勢瞬息萬變,今天是朋友,明天就可能成為敵人……李公子,你是個聰明人,一點就透,你可別長期留在隴右啊,吾皇陛下曾經對我說過,如果你將來回到蜀中,必定會受到重用!”
李盛卻沒想到蜀王會對自己這般在意,遲疑一下,這才說道:“隴右迴旋的餘地比較小,東面是朱溫,北面是李存勖,南面是蜀中,可以說,他們是四面受敵,所以,李茂貞才想與蜀中聯姻,如今,你們雙方雖然因為聯姻而成為盟友,依我看,這種關係很難長久,更何況,李茂貞要什麼,你們就給什麼,就連普慈公主殿下都給李繼崇了,這件事恐怕有些不妥吧?事實上,在下認為,你們蜀中的實力要強於隴右,為什麼對他們這般逆來順受呢?據我所知,普慈公主秀外慧中,國色天香,遠不是李繼崇能夠配得上的,這才有了普慈公主的私自出宮,可以說,他們之間不和的種子已經埋下了,想要他們倆和和睦睦白頭偕老恐怕是很難。現在的隴右也不是省油的燈,一旦矛盾爆發,你們就有可能反目成仇,在下認為,您不妨建議蜀王居安思危,做好戰爭準備,有備才能無患啊……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也不知道艱險的蜀道還能庇佑蜀中多少年。”
周德權嘆息一聲,低聲說道:“李公子,怪不得普慈公主對你這般看重,今天聽你一言,果真是見識不凡啊,吾皇陛下雖然大字不識幾籮筐,但他對待人才卻是相當禮遇。因此,這些年來,不少前唐的舊臣和中原的讀書人冒著戰亂之危,不顧山川險阻,紛紛投奔蜀中,吾皇陛下對他們大多予以重用。尤其是著名詩人韋莊,他來到蜀中不久之後就成為了宰相,當年,韋莊到了蜀中便被視為奇才,老夫看來,你的見解甚至超越了他,你不妨也來蜀中吧,不知你意下如何?”
面對周德權的拉攏之意,李盛卻不置可否,沉吟片刻,這才說道:“國舅爺言重了,其實,在下就是一個商人,我胸無大志,並不想踏入仕途,只是有個不切實際的目標,那就是在賺夠錢之後,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