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毛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8章 喜事將近,唐末逍遙遊,我愛毛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每隻被範德威射死的野雞或者野兔子,傷口都只會出現在那細細的脖子上,放在火上烤熟之後,在普慈公主的眼中,那就是極品美味,簡直令人垂涎欲滴。
“你們在外面露營的時候,就是吃這些東西嗎?”普慈坐在李盛的身邊,一邊啃著一個雞腿一邊問李盛,這些天以來,她的心情漸漸地好了起來,實際上,事到如今,眼瞅著就要到了隴右的地盤,她就是著急也沒有用,只能步步為營了。
李盛將剛剛啃完的雞腿骨頭仍在一邊,憐憫地看了一眼普慈公主,輕嘆一聲,又將目光轉向了遠方,說道:“可憐的女人啊,我們現在吃的這些野味都是最簡單的食物,根本就不值一提。如果你有機會來我家裡作客,你就會發現,我家裡的食物是你根本就無法想象的,且不說像溜肉段、鍋包肉那些你連名字都沒有聽說過的大菜,就連一些各式各樣的麵點都足以讓你眼花繚亂,例如包子,油條,蛋糕等等,這些都是早餐,別人家裡都吃不到,我敢保證,就連你父王都沒吃過。”
說到這裡,李盛不由得有些想家了,接著說道:“不說別的,就說包子吧,有很多種餡,有三鮮餡,豬肉大蔥餡,還有牛肉餡的……至於包子的做法也有很多種,有蒸包子,灌湯包,還有油炸的包子。將來,你要是做這種生意肯定賺錢。”
此刻,李盛的身邊已經擠滿了人,雖然他們一個個都端著碗,碗裡都有幾塊野雞肉或者野兔子肉,可是,聽了李盛的話,他們都似乎忘記繼續吃飯了,一個個流著口水,嚮往著李盛所說的那些美食。
普慈公主也被李盛的話感染了,腦子裡全是李盛對他描繪的美味,那樣的生活也不錯啊,在成都買下一個酒樓,每天早上起來,洗漱之後就嚐嚐熱氣騰騰的包子,僱幾個廚師,把那些特色菜作為招牌菜,可以想象,那樣必定會生意興隆,到時候,她自己就可以自食其力,不用再依靠任何人,也不用看父王的臉色了。
董洋洋喃喃地說道:“我也聽禮琳姐姐說過,您家裡的包子很好吃,只是,她只吃過豬肉大蔥餡的……至於您方才所說的那些大菜,她就沒有福氣品嚐了。”
李盛吞下去一大塊野雞肉,笑著說道:“你姐姐確實是沒有那個福氣,不過,你算是有福氣的,等你到了我家裡,我可以教你做飯,將來,你也可以自己開酒樓,那也算是個合法的營生。”
聽了李盛的話,董洋洋深有感觸,低下頭繼續吃著碗裡的飯菜,其實她很嚮往那種平凡的生活,她仔細地回憶著自己的過往,還是認為跟著李盛混的這些日子,才是她感覺最溫馨的生活,至少她不用再像以前那麼整日裡提心吊膽了。
方才,眾人在野外埋鍋造飯的時候,李盛特意吩咐董洋洋去做一些具體的事情,其實,董洋洋的心裡原本是有些牴觸的,不過,很快她竟然樂在其中,喜歡上了做飯這種事情,她也明白,廚藝本來就是一個女人應該做的事情。
花姑給普慈公主端來了一碗桂圓殷米粥,這是蜀中的傳統特色食品,有一種爆米花的香味,李盛在前幾天也曾經品嚐過。所謂“殷米”就是將糯米蒸熟之後再晾乾,儲存起來之後可以做到經年不壞。吃的時候,只要將殷米拿出來簡單加工一番即可。殷米粥大概可以算是最古老的方便快餐了,而且很有滋補的功效。
相傳,在三國時代,由於連年戰亂,糧食稀缺,百姓生活困苦。在四川眉山境內,有一個殷氏人家,長年為地主當長工,由於地處丘陵山地,所種的多為早季作物,稻米甚少。年終,所產稻米又多用於交租,剩下的都是紅薯、玉米之類。
有一年,風調雨順稻米豐收,殷家人交完租後尚餘半鬥糯米,他們極為珍惜,不捨得食用。春節期間,有客人來訪,他們便以糯米蒸飯款待。客人離開之後,尚餘兩碗米飯,他們還不忍心食用,便用火將那剩飯慢慢烘乾,儲存在一個小壺裡面,上面用皮封口,藏在地窖裡。第二年,客人又來拜訪,他們便將那些糯米取出來,用油炒過之後,又輔以白糖和雞蛋煮粥,客人品嚐之後大聲讚賞。此法廣為流傳,蜀中百姓都善於製作;由於發明者姓殷,世人遂稱這種糯米為“殷米”。
李盛甚至向花姑特意請教了“殷米”的製作方法,其實並不難,就是以糯米為原料,經過淘洗、蒸煮、曬乾即成;成品後可以密封貯存在壇罐之中。食用時,取出一些放在鍋裡用油炒,然後加水發脹,也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鹽或者糖,或者雞蛋、臘肉,即可成為各式美味的“殷米稀飯”。在蜀中,無論官宦人家還是尋常百姓都將殷米粥視為佳餚,更是蜀人逢年過節用於招待客人的傳統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