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不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章 拋開事實不談,那談什麼?皇帝即當婊子還要立牌坊,震驚!盤點歷史短影片給各朝帝王,思不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朝廷肯定不會聽信你的一面之詞,必然會派遣官員勘察核實。”

“在中國古代,官府雖然規定地方遇災,查災官員必須親歷災區。核查田地災情,挨家挨戶訪查災民。”

“但你也知道,那些平日裡養尊處優的封建主義戰士,怎麼可能願意親臨現場呢?”

“所以大部分官員都是派手下小吏前往勘探,就算真的有官員下鄉也好辦。”

“你就使銀子,嘗試賄賂他。或者乾脆把他拉上戰車,共同分贓。”

眾皇帝:。。。

“一般來說,到這一步就行了。”

“沒有人不識時務,你看嘉慶十四年,勘察官員李毓昌甚至因為不肯同流合汙而活活被毒死。”

清官:“……”

這年頭,做好官也不行?

“面對不肯合作的清官,你倒也不至於這麼狠毒,最多是指示下手把勘察官員帶到災情最嚴重,交通條件最惡劣的地方拖延時間。”

【要是遇海瑞怎麼辦?】

【把脖子洗乾淨就好了】

【涼拌。】

海瑞:等死吧(磨刀jpg)

“而勘察官員又不可能走遍所有受災地區,所以那些來不及去的地方,就只能聽你手下吏員、鄉保捏造的資料。”

“就這樣,謊報災情得以實現,朝廷的賑濟錢終於發下來了。”

“發賑救災是最容易滋生腐敗的一環,你之前苦心積慮地捏造謊言,就是為了此刻的侵貪。”

“你把官糧換成粗米以次充好,將兩者的差價收入囊中,就這你還算是有良心的。”

“陳份的《煮粥歌》就記載了,乾隆三十八年官吏剋扣賑災米糧,先是用米煮粥,逐漸摻入白泥濫竽充數。”

“再然後就是以樹皮下鍋,嚼泥泥充腸,齧皮皮有香。嚼泥齧皮緩一死,今日趁粥明日鬼。”

“受災百姓最終在痛苦中逝去……”

“而你治下的受災百姓,每天早上從44579萬平方公里大床上醒來,聞著粗米粥的香氣不禁淚流滿面。”

【低情商:睡地上】

【真不是人啊。】

“……”

老百姓:真是好大一張床,以地為床(滄桑點菸jpg)

“百姓們瘋狂給你磕頭,讚歎自己遇到了好官。這下不會因為吃太飽而上西天了。”

“待到你升職,即將離開當地。”

“當年受災的百姓竟然追載縑帛之,爭著給你送萬民傘,在當地給你立德政碑。”

“正如乾隆所說:所謂濂吏者,亦非一文不取謂……如州縣官只取一分火耗,此外不取,便是好官。”

“中國古代的貪腐風氣之猖獗,可想而知。你說乾隆這類皇帝,他知不知道地方官員貪汙災糧?”

“他當然知道,但這玩意很難查證據,只要可以激起民變,皇帝就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好歹還給百姓吃粗糧啊,這不是好官是啥?】

【去洪武年你試試?】

【朱元璋兒子的危害比一萬個貪官都大!】

朱元璋:“……”

你這麼說,咱的刀可不經砍啊……

這下老朱氣也不是,不氣也不是,至於說的那麼誇張嗎?

時錦初看著彈幕言論,沒忍住評論一句,【明朝前期還好,後期官員都反彈的厲害。】

朱棣:?

“就這樣,上有皇帝縱容,下有官吏侵蝕,賑災逐漸流於形式。不過六七十年災民能拿到的賑濟就從70銳減到3。”

“甚至有些州縣沒有天災,也要捏造天災,竟然成為了一種慣例?”

“魯、贛、蘇、豫等地,年年有荒,年年有欠,無歲不緩,無歲不賑。”

“但這不是你需要考慮的事情,你賑災有功,明面上功過於百姓,沒讓他們餓死。”

“暗地裡有功於你所在的貪腐朋黨,讓他們也跟著上下其手。經過多年經驗,你平步青雲,終於勉強成為了一個地方中層高官員。”

——中流砥柱

“作為統治階層的中間力量,想要撈錢簡直有無數種辦法。”

《終奸力量》

“你的牌太多了,但你不可能為了眼前一點蠅頭小利,就像看到大便的惡狗一樣瘋狂覓食,放棄大好前途。”

“優雅、安全、升高才是你的為官之道。”

“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希望之魂

不論輸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