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產能過剩就會加強基建,老祖宗們:狗東西,這麼玩?
思不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4章 產能過剩就會加強基建,老祖宗們:狗東西,這麼玩?,震驚!盤點歷史短影片給各朝帝王,思不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昕雨是經濟學專業。
問她就對了。
雖然不明白她為什麼這麼問,但周昕雨還是很樂意為其解答困惑,她說:
“這就要提到產能過剩的時候,我們為什麼要加強基建。”
“一帶一路你知道吧?”
時錦初挑眉,“這個我知道。”
“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倡議對非洲有著重大而積極的影響。一方面,非洲國家眾多,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巨大。
透過“一帶一路”合作,中國幫助非洲建設公路、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極大地改善了非洲的交通狀況和貿易條件,促進了非洲國家之間以及非洲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往來和經濟發展。
“產能過剩就會加強基建,因為我們中國是世界工廠,所以有很多企業和廠資都是負責投資生產的。”
“既然是生產端那就肯定會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這個時候就要靠內需或者外需拉動消費來解決。”
“內需就是國內消費,外需就是出口產品,中國製造主要是賣給海外了。”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前些年我們國家太窮,大部分居民工資水平很低。”
“大家手裡都沒有錢,所以只能靠外需來拉動消費。”
“另一個原因就是我們中國需要大量的外匯,從海外買更新的裝置和技術,透過產業軟硬體的更新來完成工業化轉型。”
“而當世界發生經濟危機的時候,不利出口外需就不行了。”
“當外需不行的時候就需要靠內需來拉動,基建就是拉動內需的重要一步。”
“我們國家的基建是過去十多年裡,比較大地拉動經濟的一個方式。”
“基建的錢呢,很大一部分是靠政府發債,也就是政府向老百姓借錢,到期支付本金和利息。”
“因為我們國內疆域遼闊,確實可以靠基建來拉動過剩產能,透過基礎建設投資能帶動一大批產業發展、崗位就位、涉及的行業多。”
“高速、公路、鐵路、機場等,裡面包括水泥、鋼筋、玻璃化工等很多行業。”
“基建投資也大,回報週期長,還要大量的人力去進行,企業專案就能保證居民的工作崗位。”
“這樣政府就相當於把發債借的錢,轉移支付到居民的手裡了。居民拿著錢就可以去消費,一消費又把財富注入經濟運轉的鏈條裡了。”
“現在這些基礎建設修建好了,等到經濟復甦的時候就又可以參與到經濟活動之中,可以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地方稅收也會增加。”
周昕雨喝了一口水,繼而道:“說了這麼多,我舉一個實際的例子讓你直觀感受一下。”
“2008年美麗國次貸危機影響全世界,經濟危機發生不利出口,外需一下子大幅減少,中國沿海企業倒閉6萬家,兩千多萬打工人失業。”
“而這個時候,中國卻是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民眾在大街遊行示威擾亂秩序。”
“原因是我們國家前期在農村大規模的基本建設投入,給了農民創造了工作崗位,民眾得到就業機會收入增長,收入增長了就能買這些不出口的工業品。”
“2007年中國出臺了一個很重要的政策,就是家電下鄉。”
一直在旁聽的夏至突然插嘴,說:“這個家電下鄉我知道!”
“我聽我爸說過,08年家裡起房子,剛好趕上家電下鄉政策,省了好多錢。”
周昕雨點點頭,“我小時候上小學就趕上了,當時家裡就換了彩電,買了冰箱啥的。”
“家電下鄉的核心就是把過去補貼給海外消費者13的出口退稅,轉變成對農民13的折扣,財政就還是13的開支。”
“與其補貼海外消費者,不如補貼中國農民,而這就是因為前期的基礎建設,農民才有了消費能力和消費需求。”
“把電力修進農村,農民才可以買冰箱等電器,道路修進農村才可以買汽車,有了寬頻機頂盒就能買電視上網,修了自來水就可以買洗衣機了。”
“這就是透過基礎建設來解決國內生產過剩的例子。”
“然後再說到我們為什麼要搞一帶一路,為什麼要援助非洲呢。”
時錦初疑問,“我們前期不是靠外需賺了大量的美麗國外匯嗎?”
“那這些外匯不能用來投資或者拉動經濟增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