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睜眼看世界第一人,張良他絕對不會向惡勢力低頭!
思不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章 睜眼看世界第一人,張良他絕對不會向惡勢力低頭!,震驚!盤點歷史短影片給各朝帝王,思不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時的東漢京師洛陽,可謂名其實的世界科技中心,而這段時期也是中國科技發展最為迅速的時代。”
“除了科技發明,鄧綏治下的東漢在科學發現上也有巨大成就。”
“她任命馬續撰寫了一部全面系統記述天象的著作《天文志》。”
“而張衡也在科學探索中提出了日心說,比歐洲的哥白尼早了一千多年,甚至還指出宇宙是無盡的,天體執行是有規律的。”
“揭示了月光成因和月食原理都是領先世界的科學發現。”
盯幀95: 【我之前也懷疑歐洲本來一幫茹毛飲血的野人,怎麼就突然天降那麼多猛人,還都出自一個神學院,好傢伙不是忙著研究呢,忙著翻譯呢?】
詠熙: 【他們毀掉你的文明,然後把有用的資料偷走,剩下對他們沒用的就毀掉燒掉,然後自己拿回去研究,再加工一下就成了人家的成果。】
【而你什麼資料都沒了只能再從零開始,還要告訴你你現在學的東西都起源於他們~】
_oF: 【天殺的,來個人來拍個鄧綏傳!不許談戀愛!】
星雲: 【鄧綏還主張男女平等,創辦“男女同校”都一起讀書的學堂。】
“與此同時,女君鄧綏還詔令許慎等人到洛陽東觀矯正文字,發明出了全世界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從而提高了全民族的識字率。”
“而且還發明瞭全世界第一套標準教科書《蘭臺漆書》,為全人類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緊接著,鄧綏又把目光投向了歐洲,她認為東漢雖然此時領先世界,但若是夜郎自大、固步自封,遲早會被其他國家超越,從而落後於世界潮流。”
“於是,她透過海上絲綢之路將羅馬雜技引進中國,成為了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引進西方技術的統治者。”
所有人都聽得目瞪口呆。
一愣一愣的。
這位女君真可謂是“睜眼看世界第一人”
不可否認。
無數千裡馬找到了伯樂。
秦·嬴政:【此女有勇有謀,不輸男子,竟能有如此作為,實乃奇女子!】
漢·劉邦:【鄧氏之能,不可小覷。身處朝堂,能穩局勢、理朝政,使國家得以有序運轉,實乃女中豪傑!】
唐·李世民:【朕當年以武力定天下,而鄧氏則以智慧治國家。雖時代不同,但其為國家為百姓之心,與朕相同!】
唐·武則天:【該是我大唐女子典範楷模!】
歷朝歷代被誇誇閃瞎雙眼。
而本尊鄧綏有些措手不及,實屬沒想到始皇和高祖會誇讚她,一時之間竟有些不知所措。
頓了頓,她抿唇一笑。
為了這天下蒼生百姓,為之操勞一生又有何妨?
“而鄧綏所任用的人才都備受國人推崇,比如蔡倫被譽為紙聖,張衡被譽為科聖,許慎被譽為字聖。”
“這三位聖人同時在朝為官受鄧綏重用,於是東漢出現了三聖同朝的盛況。”
“而鄧綏本人也被東漢宗室尊稱為大聖,意思是智慧超絕通曉萬物之道的聖人。”
“而上一個被尊稱為大聖的人是《道德經》的作者老子李耳。”
“後世幾乎所有女性執政者包括武則天在內,她們都把鄧綏當成了偶像。”
“所有的女性執政者都以自己能夠比肩鄧綏而驕傲。”
“但同時在,這種榮耀的代價也是相當巨大的。”
“後世很多歷史學家認為鄧綏的死,很有可能就是活活累死的。”
“因為鄧綏常年操心國家政務,工作量太大,嚴重透支了她的生命,所以才導致四十多歲就去世。”
“而一代女君鄧綏,去世時享年41歲。”
“諡號和熹皇后,與漢和帝合葬於慎陵(今洛陽東南邙山一帶)。”
夏日蟬: 【漢和帝劉肇,永元之隆,前十守門員級別!鄧綏,鄧禹孫女,一系列操作,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
三千東流水: 【夫妻倆能力都是頂級,可惜死的早】
光明: 【永元之隆!!!】
ps:盤點後半段科學,內容都是官修正史《後漢書》明確記載的,鄧綏與東漢其他傑出皇后一同被列入本紀當中。
但鄧綏是《後漢書·皇后紀》中篇幅最長的女性,也是最傑出的女性,熟悉東漢史的都知道鄧綏是東漢非常耀眼的存在。
奈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