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滿江紅》千古流傳,是否岳飛所作?盡忠報國又精忠
思不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1章 《滿江紅》千古流傳,是否岳飛所作?盡忠報國又精忠,震驚!盤點歷史短影片給各朝帝王,思不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金國宮廷卻是血雨腥風,海陵王完顏亮篡位,大肆屠殺金國宗室,甚至還有遼宋兩國的亡國宗室。”
“公元1161年,完顏亮率大軍攻打南宋,並且放出豪言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南宋被打得措手不及,倉促應對。”
“開戰不久,金軍就控制了兩淮地區,趙構嚇得要逃往海上,但是在宰執們的阻攔之下,才不情不願的去建康坐鎮。”
“當時還只是中書舍人的虞允文在採石擊潰金軍,重創了金軍的攻勢,西路和中路也捷報頻傳。”
“金軍對宋軍的優勢不復存在,而完顏亮急於取勝,要將士們在三天之內突破防線渡過長江,將士們不堪苛待爆發兵變。”
,!
“完顏亮被殺,金軍撤退。”
“南宋轉危為安,趙構也在次年宣佈退位,立趙瑋為皇太子改名趙昚(shèn),將皇位禪讓給他,自己當起了太上皇。”
“宋孝宗即位後就下旨為岳飛平反,將岳飛遷葬於西湖棲霞嶺,追諡為武穆,一代名將岳飛終於平冤昭雪!”
這裡說一下,很多人有誤區以為岳飛刺字是“精忠報國”,但其實是“盡忠報國”。
岳飛背上刺的字是“盡忠報國”。
作為正史的《宋史》中,無論是《何鑄傳》還是《岳飛傳》都有相關記載。
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 年),岳飛下獄,秦檜命何鑄主持審訊。
當何鑄看到岳飛背上所刺“盡忠報國”四個字之後,大為震驚,覺察岳飛是冤枉的。
可見岳飛背上的確有刺字,且為“盡忠報國”。
而“精忠報國”的說法,則與宋高宗御書“精忠岳飛”四字有關。
岳飛率領的岳家軍英勇善戰、紀律嚴明,深受民眾愛戴。
岳飛在先後平定了一些叛亂後,於紹興三年(1133 年)九月到臨安覲見宋高宗趙構,趙構很高興,賜給岳飛鎧甲、弓箭等物,並御書“精忠岳飛”,製成錦旗一面賜予岳飛。
後來人們就將“精忠岳飛”和“盡忠報國”合稱為“精忠報國”。
至於岳母刺字的情節,《宋史》中沒有記載。岳母刺字始見於清人錢彩的長篇小說《說岳全傳》。
這可能是一種文學創作或民間傳說的演繹。
但岳飛的盡忠報國精神和他的英勇事蹟是不容置疑的,值得後人敬仰和傳頌!
:()震驚!盤點歷史短影片給各朝帝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