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一聲剛正廉潔,石亨、徐有貞等人處死,百姓大逆不道
思不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1章 一聲剛正廉潔,石亨、徐有貞等人處死,百姓大逆不道,震驚!盤點歷史短影片給各朝帝王,思不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次月,也先大軍攻破紫荊關,直撲京師。”
“于謙將城中的二十二萬大軍開出城外,關閉城門。強令眾將士不得後退,如有後退,後隊斬前隊。”
“也先本以為北京城只剩老弱病殘兵,輕而易舉就可以攻下來,沒想到他到了北京城外時,卻發現二十二萬大軍嚴陣以待,也先只帶了幾萬人,根本就攻不破北京任何一座城門。”
“連續吃了五天敗仗,也先只好帶著朱祁鎮灰溜溜地撤回漠北。”
“北京保衛戰的勝利不僅僅保住了明朝的國祚,也讓廣大中原百姓免遭戰火。”
“後世將於謙視為可以與岳飛齊名的民族英雄,一個拯救了南宋,一個拯救了明朝。”
“而重用於謙的朱祁鈺也獲得了巨大的聲望……”
“1457年,朱于謙病重,于謙想說服朱祁鈺重新立朱見深為太子,但是曹吉祥、石亨等人卻搶先一步得到孫太后的手詔……”
“石亨早就對於謙心懷怨恨,在朱祁鎮復位之後就趁機把于謙抓進監獄,鼓動朱祁鎮殺了于謙。”
“朱祁鎮還有些猶豫,覺得於謙是有功之臣,但是徐有貞卻說:不殺于謙,此舉是為無名。”
“幾天之後,于謙被處斬,終年60歲,葬於杭州西湖三臺山下。”
……
宣德年間。
朝堂之上,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烏雲。
朱瞻基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如炬,眼中透著威嚴與憤怒。
徐有貞早已嚇得面如土色,“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渾身顫抖。
“陛下,陛下恕罪啊!臣……臣絕無此意,定是有人惡意中傷。”他聲音顫抖,眼中滿是驚恐,試圖狡辯。
朱瞻基怒拍龍椅扶手,“哼!徐有貞,你以為朕是何等昏庸之人?你心中那點腌臢心思,以為能瞞天過海?”
“于謙忠心為國,功在社稷,你卻因一己私慾而懷恨在心謀害忠良,實乃罪大惡極!”
徐有貞拼命磕頭,“陛下,臣知錯了,臣被心魔所困,還望陛下開恩啊!”
然而,朱瞻基眼中的怒火併未消減。
“還有那石亨,與你等狼狽為奸,朕今日絕不容情!”
朱瞻基下令,“來人吶,將石亨一干人等即刻捉拿,以正國法,絕不姑息!”
殿內的侍衛領命而去,那沉重的腳步聲彷彿是正義之錘,敲響在這罪惡之人的心頭。
朝堂上下,眾人無不凜然,深知天子之怒,也為于謙逃過一劫而暗自慶幸。
于謙為官多年,一心為國為民,從未想過同僚之中會有人因私怨而要謀害自己……
但很快,于謙的目光變得堅定。
于謙整了整衣冠,向前一步,朝著朱瞻基深深一拜,朗聲道:“陛下聖明!臣于謙一生所求,不過是為國盡忠,護百姓安寧。”
“臣從未在意個人榮辱得失,但若是因小人陷害而損及大明社稷,臣死難瞑目。”
“今陛下能明辨是非,實乃大明之福,天下之幸。”于謙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在朝堂中迴響,彰顯著他的磊落與忠誠。
同時,于謙心中也有一絲悲憫…
原本同朝為官,本應齊心協力為國家效力,卻因一念之差而落得如此下場。
倘若今世不是天幕預知,那麼他又有什麼好結果呢……?
他至始至終求得不過是百姓安居樂業,從前是,現在是,未來也是。
只希望經此一劫,未來大明禍事可以避免,老百姓們也不用遭罪。
而另一時空的徐有貞等人也沒逃過,朱祁鈺得知的0.00001秒就當即下令捉拿下獄。
城中百姓看得更是義憤填膺,紛紛到石亨、徐有貞等人府邸罵罵咧咧扔臭雞蛋、爛菜葉等。
“賞你們了!”
“畜生!冤殺忠臣於大人!”
“你們真是該死啊,真該死啊你們。”
“怎麼還有臉活著的?一家子走狗!”
“扔臭雞蛋都是便宜你們了!”
“那徐有貞,真是個陰險小人!竟想害於大人,於大人一心為咱百姓,他怎敢!”一位老者氣得鬍鬚顫抖,手中的柺杖不停地跺著地。
周圍的人紛紛應和,怒罵聲此起彼伏。
更有膽大者直呼朱祁鎮姓名,大逆不道說道:
“還有那誰朱祁鎮,他被擄走是他自己無能,如今卻還要回來折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