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農民起義失敗的核心問題是什麼?誰是我們的敵人?
思不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7章 農民起義失敗的核心問題是什麼?誰是我們的敵人?,震驚!盤點歷史短影片給各朝帝王,思不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巢趁官軍放鬆警惕時,重新佔領了長安,又將歡迎官軍的百姓們全部殺死。”
“公元883年,黃巢帶著十五萬大軍逃離長安,繼續流竄作戰,在次年兵敗自殺。”
“值得一提的是黃巢有一個手下接受了招安,在二十年後終結了李唐江山。”
李世民:“……”
人已麻木無知覺。
二鳳深呼吸兩口,差點就沒上來氣。
這都什麼操作?!
一個個皇帝都能跑?
咋不去參加奧運?!
“……”
“第四位宋江,相比於前面幾位,宋江在正史上的名氣並不大。”
“但是由於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精彩演繹,使得宋江這一北宋農民起義領袖得以家喻戶曉。”
“那麼歷史上的宋江究竟是怎樣的人?梁山好漢有哪些是真實存在的呢。”
“歷史上的宋江是北宋宣和年間的以軍領袖,在淮南起家帶領三十六個手下橫掃四方,官軍數萬而不能敵。”
“因此北宋朝廷想要招安宋江,讓宋江去攻打方臘。然而,第一次招安並沒有成功,朝廷又派張叔夜前去鎮壓。”
“宋江最終被迫投降,參與出征方臘。”
“不過宋江的結局和水滸傳有所不同,在宋軍勝利班師後,宋江就被抓捕。”
“雖然沒有明確記載結局,但是極有可能是被處死了。”
“到了南宋時期,宋江起義的故事開始在民間流傳,憑藉水滸傳的影響力讓宋江起義得以膾炙人口、家喻戶曉。”
“最後就是元末的紅巾起義。”
“元朝末年天災頻發、內亂不止,韓山童和劉福通迷信明王出世,於是燒香聚眾策劃反元起義。”
“恰逢黃河發大水,元朝徵集民夫修壩,韓山童和劉福通決定利用這個機會造勢。”
“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沒多久,眾人真的挖出來了一個獨眼石人。於是,韓山童和劉福通揭竿而起,舉起反旗拉開了元末紅巾起義的大幕。”
“各地義軍紛紛起兵響應,一時間元朝遍地狼煙,統治岌岌可危。”
“然而正如歷史上大部分農民起義那樣,紅巾軍的領袖們也面臨幾個棘手的問題。”
“第一後勤不足,即使攻下城池也會陷入官軍的圍攻之中,只能到處流竄。”
“第二就是義軍稍有成績就驕傲自滿,自己先內訌起來,最終功虧一簣。”
“此外,很多義軍軍紀的糟糕程度也與官軍不相上下,不得人心。”
“公元1359年,韓宋國都汴京都被元軍攻破,劉福通帶著幼主韓林兒出逃至安豐、後來又被張士誠包圍。”
“作為紅巾軍名義上的共主,韓林兒只好向韓宋江南行省丞相朱元璋求助,被朱元璋安置在滁州。”
“朱元璋軍中使用的年號、官職都是以韓宋政權為正溯。”
“隨著朱元璋掃平群雄,準備一統天下之時,韓林兒這個名義上的皇帝也失去了利用價值。”
“公元1367年,在明朝開國的前一年,韓林兒在前往應天的途中落水溺死,劉福通也一起遇害。”
老朱:沒用就可以去死了( t_t)\(^-^ )
影片結束。
眾人卻是陷入沉思。
農民起義失敗的原因自然沒有那麼簡單,內在核心問題是很多農民起義軍,往往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揭竿而起。
缺乏對起義後的長遠目標和發展方向的清晰規劃,沒有明確的政治綱領和建國方略,只是為了反抗當下的壓迫。
一旦取得一些階段性成果,就容易陷入迷茫和內部分歧。
例如陳勝吳廣起義,雖然口號響亮,但在起義後沒有制定出系統的戰略,很快就因內部矛盾和戰略失誤而失敗。
農民起義的領導者大多出身底層,缺乏系統的教育和政治軍事訓練。
在領導起義的過程中,可能在決策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外交謀略等方面存在不足。
比如在處理與其他勢力的關係時,可能因缺乏政治智慧而做出錯誤決策,導致孤立無援。
同時,在管理起義軍內部時,可能無法有效地協調各方利益,引發內部矛盾。
農民起義軍通常由農民、流民等組成,人員結構複雜,缺乏嚴格的組織紀律和統一的指揮體系。在戰鬥中,容易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