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蠢人一臉真誠坑你,認知失調是什麼?大家都不想承認錯
思不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1章 蠢人一臉真誠坑你,認知失調是什麼?大家都不想承認錯,震驚!盤點歷史短影片給各朝帝王,思不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路平安吧大姨……(流淚jpg】
事情起因,在高鐵站有一位大姨問網友方向,等列車走後網友才後知後覺發現好像指錯了。
大姨上錯高鐵了。
“……”
老祖宗:好孩子……下次別這麼好心了。
笨人難防。
畢竟他們一臉真誠,然後真誠地給你指錯路。
下車後的大姨:艾瑪,這是給我幹到哪裡來了?
竹落安: 【阿姨:到底是壞人變小了,還是小人變壞了?】
“……”
浮生若夢、: 【終於知道為什麼新生嬰兒少了,因為出生多。】
天賦選手登場,愣是把古人看的一愣愣的,後知後覺才反應過來。
出生多?畜生多?
“……”
納斯nars: 【大姨:快遞站分揀怎麼把你這件貨漏了?】
“……”
後世人說話都這麼……
中國人是含蓄的,自古以來便是,怎麼輪到後世人就是含蓄地罵人了?
“……”
奇妙好物: 【這難道就是壞人絞盡腦汁,不如蠢人靈機一動嗎……】
仔細想想,那確實。
畢竟蠢人ta是真蠢啊。
一臉真誠的蠢。
【認知失調心理學知識】
“很多人覺得他們在思考,而實際上他們只是在重新整理自己的偏見。”
-認知失調-
1959年,有一個很著名的心理實驗,低酬勞態度轉變實驗。
實驗人員讓一些人做一件非常無聊的工作,比如把一些小木棍放進盒子裡再拿出來,反覆這樣做。
做完後,讓這些人跟別人說這個工作很有趣。
實驗人員把這些人分成兩組,一組給很多錢作為報酬,另一組則給很少的錢。
結果,得了很少錢的那些人反而覺得這個無聊的工作更有趣。
這是因為得到很少錢的人心裡會想:
“我為了這麼一點錢就去說謊,這說不通啊。”
為了讓自己心裡舒服一點,他們就改變了自己對這個工作的看法,覺得這個工作其實也沒有那麼糟糕。
而這就是心理學中的認知失調理論,即人類天生擁有,避免心理衝突和自相矛盾的信仰的傾向。
但他也知道抽菸危害健康,這是他的認知之二。由此便產生了焦慮和認知失調。
時錦初認真地看著影片,卻不知此時的歷朝歷代早已炸鍋。
“這是何意?老天爺在說啥?”
旁邊賣布的孫二孃,也停下手中整理布料的動作,滿臉疑惑:“啥叫認知失調,咱可聽不懂這等玄乎之語。”
人群中,有個略通文墨的書生李明,緊鎖眉頭,思索片刻後道:“依我之見,這似是說咱們平日裡,有些想法明明不對,卻因習慣或面子,不願更改。”
但多數人依舊一臉迷茫,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而認知失調理論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
比如有一個煙癮非常大的人,他喜歡抽菸,覺得抽菸可以緩解自己的壓力,這是他認知之一。
此時,他可以選擇以下方法來緩解認知失調:
a、改變一種認知
“有很多人抽一輩子的煙都沒得肺癌,我應該也不會。”
b、強調一種認識
“我要及時行樂,這比擔心30年後患癌更重要。”
c、增加新的認知元素
“抽菸讓我放鬆和保持體型,這有利於我的健康。”
d、減少選擇感
“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壓力,我只能靠抽菸緩解,別無他法。”
e、改變行為
“我要戒菸!”
當一個人的腦子裡有兩種思想出現時,人們往往會去為自己支援的態度去尋找理由,選擇符合自己立場的認知,而不是正確的認知。
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人一些固執的行為,常常頑固的堅持自己的觀點,即使有很多證據擺在面前,也不願意改變。
這是因為如果改變了,就等於承認自己以前錯了。
而這就導致心裡會很不舒服。
但是,這樣做只會讓思想越來越狹隘,真正的思考應該是開放的、包容的,能夠接受不同的觀點和證據。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