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88章 只是因為那個會唱歌的小孩子嗎?,別叫我歌神,君不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被兩名中年人拒絕了,那一對情侶有些無奈,他們互相對望了一眼,都有些失望,想要離開,卻又有些不甘心。
他們不知道,這兩個東南亞膚色的男人,正是來自印度尼西亞,負責採購軍火的胡馬託和科圖特。
這兩個人在印尼都屬於權貴階層,即便是印尼的經濟並不好,可他們的收入也不是普通的人能比的,想要透過金錢來打動他們,並不是普通的經濟實力可以輕易做到的。
能拿到首場演出票的,沒幾個普通人。
這家電影院,就叫做“КинотеатрРоссия”,翻譯過來叫做“電影俄羅斯”,是北德文斯克最大的,也是唯一一家還在營業的電影院。
即便如此,電影院的人還是直接從裡面排隊到了外面。
俄羅斯的夜晚太寒冷了,大家又在戶外排隊,都戴著帽子、圍巾、口罩等,捂得要多嚴實就有多嚴實。
如果有人在夜色之下仔細看看的話,就會看到這個隊伍裡,有託卡夫斯基這種俄羅斯國寶級別的音樂家,有譚偉奇這種超人氣的校歌賽歌手,有胡馬託和科圖特這種外國權貴。
在隊伍的尾巴處,還有一個電影主創團隊的成員。
馮一東剛剛結束了自己這輩子第一場主持——還是主持的春晚的分會場——處理完後續的工作,就匆匆趕到了“俄羅斯電影院”,打算在大熒幕上觀看自己新作品的首次大規模公映。
馮一東之前不是沒擔綱過主角,相反,他演過好幾次的電影,他上一部擔綱主角的《天空計劃》,還和《再見·少年》競爭過,票房也有好幾億。
但全靠的是流量光環。
而這一次,他靠的是實力。
他從沒有一次,對一部電影的成績、票房和口碑如此關注過。
站在隊伍的最後,馮一東看著前方排著隊的人群,心中患得患失。
待會兒,他們在電影院裡如果覺得不好看怎麼辦?
如果出來罵娘怎麼辦?
如果這部的評分也很低怎麼辦?
如果自己再拿到了金掃帚獎怎麼辦……
之前的時候,他壓根就不在乎這些,只要拿到片酬就好了。
不就是賺錢嗎?
但現在,他真的是憂心忡忡,焦慮得腳底下都快摳出來三室一廳了。
就在此時,他看到一個人湊了過來。
這是一個有些邋遢的中年俄羅斯男人。
他鬍子拉碴,面容消瘦,手中捧著好多張電影票,有些絕望地看著排隊的人群:
“來看看我們俄羅斯的電影吧!”
“救救我們俄羅斯的電影吧!”
“《巴達卡》不會缺少你的一次觀看,但是我們俄羅斯的電影,真的需要你的支援。”
他用俄語和英文一遍遍的喊著,但他走過的地方,許多人都轉過頭去。
他好像也已經麻木了,只是捧著手裡的電影票,機械地一路走著,嘟囔著。
終於,他有些崩潰的大喊了起來。
“還什麼КинотеатрРоссия(電影俄羅斯),你們都不看俄羅斯的電影,還叫什麼電影俄羅斯!”
看著這個男人崩潰的樣子,馮一東忍不住問他:“你那是什麼電影?”
那人說了一句什麼,馮一東沒太聽懂。
馮一東的英文,其實也不太好。
日常交流都有些麻煩。
他接過了電影票,電影票上也是俄語,他不太懂。
但看對方那種表情和態度,馮一東鬼使神差地問了一句:“難道,這是你的電影?”
“是的,我的電影!”那個男人狠狠拍了拍自己的胸口。
馮一東又低下頭去,看向了那電影票。
他萬萬沒想到,在北德文斯克的電影院門口,看到了一個同行。
這樣的同行,不應該混跡在莫斯科嗎?
馮一東想了想,拿出了手機,點開了翻譯軟體,和對方聊了起來。
雖然翻譯軟體也不太精確,雙方需要連蒙帶猜,但他還是大概瞭解了情況。
這個人是北德文斯克本地人,也是一名獨立導演,用盡了自己的積蓄,拍攝了一部電影,好不容易上映了,卻幾乎無人關注,甚至沒有人願意排片。
更慘的是,在點映當天,遇到了《巴達卡》的首映,排片量被擠到慘不忍睹。
用他的話說,排片量能超過100塊熒幕,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