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0章 逃往盛京,我在古代幫我爹造反,周小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益就率領大軍打到了石城。
這一路上,乾朝的兵馬基本上是聞風而逃,除了臨門那一戰辛苦一些,其他時候阿慶都覺得不像是在打仗,反而像是行軍多一些。
這仗打得比阿慶預期的順利多了。
算了下還沒有攻下的城池,阿慶覺得指不定明年就能跟李少珩成婚。
西北軍距離保寧城越來越近,東都百姓的恐慌也越來越大。
韓鈺的後宮已經送出一批嬪妃皇子女,有門路的人家也跟著大部隊趕往盛京。
石城離東都不足千里,朝廷的許多大臣都急了。
“皇上,西北軍的勢頭太猛,如今已經到了石城,我們是不是該撤了?”
如今的局面,再說這樣的話也沒人去追究了。
大家都惜命,知道韓鈺早有打算遷往盛京,他們提撤離也很正常。
撤離是大勢所趨,就算西北軍不殺俘虜,可他們這些為朝廷做事,為韓鈺賣命的朝廷命官就算留下來,也沒有什麼好結果。
江南的那些官員大戶的下場他們看得很清楚,留有一條小命有什麼用,辛苦積累幾代的家財被西北軍掃蕩一空,那比要他們的命都難受。
跟著逃去盛京,多少還能保住一些東西。
韓鈺掃了下首的眾人一眼,此刻沒有人敢接話。
金碧輝煌的大殿中落針可聞。
韓鈺說道:“一個月之後遷往盛京。”
眾人聽了這話,心中雖覺得一個月太久,一個月說不定西北軍都攻破東都了,可韓鈺已經下了決定,沒人敢站出來質疑。
金秋八月,大軍攻破保寧城。
此地距離東都還有三百里。
阿慶站在高高的城牆之上,眺望遠方。
登高望遠,人會不自覺冒出一種說不出的豪邁氣勢。
她望著遼闊的遠方,笑問立在她身邊的趙靜,“四弟,你說後日史書上是否會留下我的名字?”
這天下注定是她趙家的天下。
她跟著父親征戰十來年,明面上的功勳雖比不上父親身邊的幾員大將,可她的貢獻也不比旁人少多少。
她以女子之身走到如今,即使家中給了她不小助力,可若沒有她自身的自律刻苦,她也無法取得如今的成就。
阿慶不免也犯俗起來,等她爹登上皇位,就是封侯拜相的時刻,爹會給她的爵位嗎?
還是就賜個有封地的公主就行了?
阿慶不知道。
趙靜說道:“史書上必定有你濃墨重彩的一筆。”
聽到趙靜的篤定的話語,阿慶嘴角露出笑容。
於叢輝與大頭共同帶兵攻打魯地,那邊的戰事雖有波折,但總體來說也算順利。
捷報頻頻傳來,趙益這邊也即將進入尾聲,西北軍將士氣勢大漲,都期盼著能儘快打進東都去。
乾朝的臣子們在西北軍佔領保寧城之前已經趕往盛京,還剩韓鈺和幾個心腹大將留在東都遲遲未走。
皇宮裡的妃嬪孩子們也走了,本是熱鬧團圓的中秋夜,此刻皇宮裡卻安安靜靜的。
獨自一人站立在皇城牆上的韓鈺也不免感到一陣淒涼。
心腹太監躬身對他稟道:“皇上,保寧城破了,大臣們都已經離開,皇上當以龍體為重,也該啟程了。”
偌大的皇宮,韓鈺滿打滿算,也才住了五年。
如今就要遷都了,他心中空落落的。
他有太多的不甘心,只可惜時也命也,一切冥冥之中已經有了定數。
他的前半生只顧著復仇,以至於奪權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仍然沉浸在仇恨裡,行事也略顯極端。
等他回過神來,手下得用的人已經不多了。
若是沒有趙益,其他小小叛亂根本成不了氣候。
可惜了。
見他沒有回答,心腹太監想繼續勸說,韓鈺卻開了口。
“寅時就啟程吧。”
打不過就跑很正常,他當然不會蠢得留在東都等死。
能多活一日是一日。
韓鈺的心情實在太過低落,以至於情緒浮於面上來。
心腹太監安慰道:“皇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還會東山再起的。”
韓鈺輕笑一聲。
“東山再起?不會了。”
只要有趙益在一日,他們便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
除非趙益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