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8章 升官,我在古代幫我爹造反,周小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益拍了拍兒子肩膀,“叫常平幫你收拾一下,以後都跟爹住軍營。”
趙湛應聲。
阿慶興沖沖去準備自己的娘子軍團,花氏得知趙益的決定,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
鬱悶地去田氏院子坐了好一會兒,得老太太開導之後,她也懶得管了,隨他們怎麼折騰吧。
以後真要嫁不出去,選個人品好的,招婿也行。
阿慶去忙活拉人的事兒。
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學堂裡那些適齡的姑娘,被趙益一票否決了。
學堂裡的孩子年紀都太小了,不適合。
“年紀大點的都成婚生子了,去哪裡找?”
“全城人這麼多,還怕找不出幾個合適的女兵,你擬一個告示,我叫人貼城牆上,有何事的自然會來報名。”
趙湛建議她過些時日再物色也不遲。
“為何?”
“旱災蝗災一過,整個西北賣兒賣女的人不少,你不如出錢買人訓練,賣身契握在手中,再許以重利和前途,不愁沒有合適的人選。”
“買的人能行嗎?”
阿慶半信半疑。
“怎麼不行,若是有能力者,建功立業了,她們只會感激你。”
只要有爹在,沒有人敢壓阿慶的功勞。
世道越發艱難,貧苦人家的姑娘,有一條活路已經算不錯了。
阿慶聽勸,耐下性子慢慢等待。
天氣漸涼,果真如趙湛所說,周邊湧入很多流民。
阿慶掏出自己的小金庫,找了永春讓他幫忙物色合適的人選。
買回來的人先放在她的莊子上。
趙益放出風聲,不限戶籍徵補兵丁,符合徵兵條件的,每人發二兩銀子徵兵安置費。
沒有明文公告放到檯面上來,不過趙家有商隊,訊息傳得極快。河南,山西,甘肅不少實在活不下去的百姓紛紛湧入陝西。
幹這件事情就沒有瞞著旁人,所以訊息很快傳了出去。
陝西總兵譚清坐不住了,按照規制榆城駐軍兩萬封頂。
如今也不是徵兵的時候,趙益如此毫不避諱拉人頭,是何居心?!
他召集幕僚商議,又寫了摺子上奏朝廷。
沒等他們商討個一二三出來,趙益集結一萬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帶兵夜襲鎬京。
苦戰三日,譚清丟盔棄甲,攜家帶眷倉皇出逃。
訊息傳入朝廷時,整個陝西已經成功在趙益掌控中。
朝廷大怒,想出兵徵繳,奈何口袋空空只能望洋興嘆隔空大罵趙益狼子野心。
下旨命河南駐軍征討趙益,可惜河南如今都自身難保,朝廷不發糧草軍餉,當兵的吃飯穿衣都成問題。
趙家軍在趙益的帶領之下威名赫赫,韃子都被打回了老家貓著。
各路將領也不是傻子,朝廷什麼都不支援,他們也不可能上趕著送死。
朝廷讓他們征討趙家軍,他們就上摺子跟朝廷要錢要糧食。
朝廷又拿不出錢,事情就這麼僵著。
趙益這種泥腿子出身的人也比不過肅州王正規軍有威脅,朝廷都緊著錢和人往甘肅送。
趙益找鎬京的知府寫了個帖子,上書總兵譚清十大罪證,什麼結黨營私貪汙受賄,強搶民女強佔百姓良田全給寫上去。
上面這些罪名也不是空穴來風,趙益找了罪證一同呈上東都。
表示他並不是為一己之私,而是替朝廷清理蛀蟲。
朝廷本就無暇顧及,趙益遞了臺階,立刻有人提議不如下令封趙益為新任陝西總兵,等平叛肅州王之後,再秋後算賬也不遲。
至此,趙益名正言順成了陝西總兵。
陝西落入他手,徵兵之事就更加順利了。
照上輩子的記憶,派人查探抄了不少人家,又積累了上百萬金銀財寶。
加上開採的銀礦,暫時不用為錢財發愁了。
趙益出兵鎬京非常突然,作為枕邊人,趙益雖然沒有明說,花氏多少還是知道一二。
榆城整整戒嚴了半個多月,心驚膽戰許久,趙益才凱旋歸來。
田氏知道這事時,整個人都很懵,心中也極其恐慌。
她一輩子小農民,儘管心態再好,依然嚇得食不下咽。
直到認命的文書先行八百里加急送來,老太太這顆七上八下的心才落回實處。
趙益的重心要搬到鎬京去,今年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