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初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章:聰明的小八,種地南山下,風初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的錢只要他可以支配,那麼無論是哥哥姐姐借,或者買零嘴和他們分享,他都捨得。
別人的錢,他也不要,黃豆經常會把幾文錢的零錢,隨手放在桌子上的盒子裡,黃德儀在她房間寫字玩耍,從來不會去拿姐姐的錢。
反而是黃三娘看見了,直接就收起來了,她覺得黃豆心大,錢怎麼能亂扔,還是她給她收起來的好。
黃豆覺得,這樣的孩子才是真正聰明的孩子。知道什麼是自己的,不小氣也不貪心。
黃老三吃完飯又去後山轉了一圈,他是個閒不住的人。
他也確實在給黃豆物色土地,準備和黃豆一起把麥種實驗出來。自從自己家的水稻產量達到五百斤,黃老三的信心就很足。
雖然,五百畝的畝產並不穩定,但是黃家留出來的稻種,最差在別人家田地裡也能收到350,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黃老三在河灘種了麥子,種了五年,收成都不錯,相對平時產量要高,但是也沒高到他滿意的數字。
之所以產量高,也是因為這片灘地是以前的積淤地,土地肥沃,只要保護的好,十幾年之內都不會貧瘠。
父女倆除了顧著襄陽府那邊的店鋪,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提高產量上。不過,黃豆也不能提出更好的方法,她是在農村長大,只見過人工育苗,人工插秧,機器插秧,雜交水稻……
至於更多的東西,她根本不懂,她所知道的,只是她看見的,甚至連親手參與都沒有做過。水稻提前培育栽插,確實增加了產量,但是這個產量也是有限的,黃家灘地之所以產量高,還是因為土地肥沃,恰好遇到黃豆栽插法適合。
要不然為什麼黃家的稻種到了別的土地上,正常三百多,畝產最多也就四百一二十斤,沒有達到黃家灘地畝產五百的。
這個產量,黃豆不滿意,所有買了黃家稻種的人卻都很滿意。
看著黃老三一頭扎進麥田,黃豆也只能搖搖頭,爹爹願意去實驗培育本也沒有錯,優選種子本確實就很容易增加產量,只是沒有化肥農藥,她也是不知道麥子怎麼增加產量了!
麥種一直是撒種播種的,放在現代也是播種。一畝地五十斤到五十五斤的種子,而不是現在黃家一畝地需要七八十斤的種子。
這個黃豆真不敢胡亂去實驗,說種子多了,她以前見過的種子都是培育過的,而現在,所有的種子還是最原始的。
她怕她聰明反被聰明誤,看著黃老三對小麥培育勁頭那麼足,黃豆只能攤攤手,她也幫不上大忙。
稻子增產她是撞大運了,因為沒有栽插法,一直是撒種播種和小麥一樣。這個黃豆是知道的,撒種播種費種子,產量也不高,所以她有信心試試栽插,結果成功了。
今年,黃豆給黃老三提了一個建議,灘地留下來全心種稻子,不要再種小麥了,土地再肥沃,也經受不住這種一年兩季的剝削。
要想稻穀產量高,就要保持灘地的肥沃。黃豆建議,稻苗收割儘量保證秸稈還田。
就是收割的時候秸稈留長一點在田地裡,等稻子收完,就把田地的各路通水渠道封死,把河水倒灌進去,淹沒秸稈,開始原始化漚肥。這樣,等到明年耕,草種也不容易生根發芽,土地也能肥沃點。
這個提議,黃老三今年就開始實驗了,所以,今年的灘地沒有種麥子。黃家其餘四兄弟,二話不說,也沒有種麥子,直接把所有灘地積水漚肥了。
這個方法不知道對不對,黃豆和黃老三兄弟說只是實驗,未必有效果。不過他們覺得可行,畢竟種麥子本錢要高於水稻的,種子用的多,對肥料要求也高。
黃家土地多,就靠那點人畜的糞肥根本是杯水車薪。家裡也儘量用那種沼氣法漚肥,可還是不夠用,田地裡的莊稼要肥,山裡的果樹要肥,包括屋後那半畝菜園子都要肥!
前幾年看見有人為了一點糞肥,一泡屎尿都要憋回家去,生怕落人家糞坑裡浪費。黃豆也會生出一種,如果當初我學農業或者我學什麼的想法,後來黃豆就不想了,人還是不能自己把自己迷惑了。
就像這個碼頭一樣,如果現在再讓黃豆去選,也許她會放棄也不一定,讓爹孃好好種地,讓兄弟姐妹做點小生意,一家平安喜樂有什麼不好。
只是現在的黃家已經停不下來了,人心就是被**支配的,沒有吃穿的時候,全家的心願是吃飽穿暖,後來就變成吃好穿好,而現在,這種原始**已經滿足不了黃家老少了。
甚至,也包括黃老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