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初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八章:黃寶貴結婚,種地南山下,風初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米三朝回門,一家人並重要親眷一起熱熱鬧鬧吃了中飯,下午休息一會,塗華生就帶著黃米坐船返回了襄陽府。
新娘回門,日落之前必須歸家,不然以後婆婆會眼睛看不見。
這個時間是要掐好的,回去早了,顯得孃家勢弱,以後新媳婦在婆家做事不硬氣。回去遲了,就是家教問題,沒有為婆家著想,甚至有對婆婆的不軌之心。
黃豆並不相信這些,但是她尊重這種風俗。一個人想挑破世俗,那麼你就要有足夠承擔的勇氣和能力。如果不能,那麼你只能順應它,不不反對也算一種尊重。
看著大船離開碼頭,黃豆一手拉著黃桃,一手拉著黃梨,二姐嫁得近,小妹還很小,而她還要幾年才出嫁。她之所以選擇趙大山,也因為不用遠嫁,可以離爺奶父母兄弟姐妹近點吧
黃寶貴的婚事定於十二月初八,黃米回門的鞭炮聲剛剛落下,黃家又開始籌備起黃寶貴的婚禮。
王大妮的喜服是自己繡得,黃豆並沒有去指手畫腳做什麼。她有她的底限,姐妹們是一回事,朋友是一回事。如果王大妮拿她當閨蜜,自然會拖著她一起討論怎麼繡嫁衣。
甚至感情好的姐妹閨蜜,也會幫忙一起繡嫁衣。王大妮沒有姐妹,她來到南山鎮最好的朋友就是趙小雨和黃豆。
可能是因為黃寶貴的關係,王大妮對趙小雨是越走越近,對黃豆卻慢慢疏遠了。黃豆很能理解她的心情,以後,她就是黃豆的小嬸嬸,是長輩,她受過黃豆的幫助,她會有一種低黃豆一頭的感覺。
她嫁給任何人,她都能和黃豆一直做對閨中密友,唯有嫁到黃家,她就有一種底氣不足的感覺。
她其實是怕得吧,怕黃豆心裡看不起她。
只能說王大妮和黃豆生活的環境不一樣,所以黃豆能理解她的左右為難,她要當黃豆朋友一樣看待,黃豆就當她是朋友。她要做長輩,黃豆就尊她為長輩,這個其實對黃豆來說一點都不難。
十二月初七的下午,趙小雨和黃桃姐妹三個一起去給王大妮添妝。趙小雨送的是自己繡的一對荷包,黃桃送的也是一對自己繡的荷包,不過荷包裡各塞了一個一兩的小銀錠子。
黃豆送的是一對銀製的簪子,黃梨年紀小,東西是黃四嬸準備的,一塊桃粉色的衣料。畢竟,王大妮以後是要做她們老嬸的人,她們送的東西就要適當地貴重一些。
大部分村裡的小姑娘都送的繡帕和鞋墊,反正都是自己手工做的。
大家一起嘰嘰喳喳的說笑一會就回家了,王家沒有替這些女孩子準備飯菜,她們也不會死皮賴臉在這裡賴一頓飯的。
反而是黃家姐妹三個被王大妮的娘拉著,說了半天的話。最後還是黃桃藉口家裡有事,才脫了身。
走在路上,看著路邊玩耍的孩童,奔跑的家禽,黃桃突然說了一句:“其實,王大妮也挺可憐的。”
黃豆聽了只是微微一笑,她覺得她屬於那種很冷情的人,什麼都看得很明白,就輕易不願意付出:“是啊,不過誰不可憐後村那家賣了三個女兒安家的,你忘記了”
那年洪水,第二年大旱,黃家遇見幾批到南山鎮賣女兒的事情,長得好的女孩子很快被挑走,運氣好的去了富戶家做了奴婢。運氣不好的就被幾個青樓酒肆挑去,淪落了風塵。
黃豆說的那家,就住在後村,那邊不屬於黃家灣範圍,被人稱為後村。他有三個姑娘,最大的十二歲,最小的五歲,一起就賣了九兩銀子,而他家就拿著這賣女兒的九兩銀子,在南山鎮外安了家。
去年,他家兒子娶了房兒媳婦,誰還記得當初那三個被賣的小姑娘是她們的爹孃,還是哥嫂大荒之年易子而食都有,何況賣兒賣女
黃桃不由慶幸,她和豆豆生在黃家,當初雖然遭了災,卻還有銀錢買糧食,沒有讓她們受過罪
那麼那些被賣的女孩子相比,王大妮也不算是可憐了
王重陽的家底一般,所以黃家商量好的聘禮並不算高,卻又高於黃德光黃德明娶妻的時候,在南山鎮一般人家來說,那是高的,與塗華生聘黃米來比那是低多了。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男方聘禮高,也是看女方實力的。依王重陽兩口子寵兒子的架勢,王大妮的聘禮再高,她也帶不回來多少,反而讓她以後在婆家難做人。
而據媒人來說,黃家去的聘禮,王重陽家能有三分之一價值的嫁妝過來就不錯了。這還是王大妮據理力爭,王重陽怕得罪黃家太狠,以後在黃家灣不好做人才做出的讓步。
是啊,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