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人間煙火壩壩宴
最多一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章 人間煙火壩壩宴,華娛:這個肝上長了人!,最多一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為鄉村廚師,夏偉和搭檔們要負責所有人的餐食。】
鏡頭依次給到幫廚的眾人,滑過一個個忙碌的身影,還有一道道菜品。
李阿姨在給魚去鱗,活蹦亂跳的塘魚在她手裡安分守己,魚尾拍打,甩出點點水花,李阿姨看著鏡頭靦腆一笑,手裡的動作卻絲毫不減。
“么兒,老子在幫忙切菜,你回去把雞娃鴨兒餵了,再宰點豬草合點飼料把豬兒收拾了。”
張二嬸用腦袋夾住電話,邊講話邊切好配菜,咄咄咄咄,案板與菜刀奏出讓人寧靜的樂曲。
有幾個膽大的小孩兒湊到剛起鍋的酥肉前小手躍躍欲試,個子最高站最後面的不是饞嘴貨張芃芃還能有誰,靠著甜美的外表和大氣的零食投餵,她已經成功打入小孩哥小孩姐們的內部,甚至已經被允許,待會兒吃席跟小孩兒們坐一桌。
新加入本地團伙,她就迫不及待跟隨團伙作案,因為有點膽子但不多,所以只能站在最外後面,方便跑路。
“去去去,拿小的,不準拿大的,大的還沒熟透,吃了窩肚皮別要說老子沒跟你們打招呼,你幾爺子個人拿起爬!”
劉二孃早就注意到了這群小屁孩,農村裡辦酒席,只要炸酥肉,總有些饞嘴的小傢伙們偷偷摸摸薅幾把,香香脆脆的油炸酥肉,全是純天然食材,正是小孩子們的最愛,一般大人們發現了也只是叮囑笑罵幾句,他們自己就會嗚呀呀一窩蜂散去。
胖乎乎的主廚夏偉,將軍肚上繫了條川渝男人的專屬戰鬥圍裙,一心多用,安排著各個環節的部署,雙手時不時撈出炸好的響皮,豆大的汗珠從臉頰滑落,滴在油光光的衣裙上,神情專注且虔誠。
這段的拍攝,張昆他們基本都沒出鏡,因為主角是這群忙碌的後廚,他只需要負責用魔性的播音腔填補旁白,穿插一些本地人文特色足矣。
……
【麻辣是川菜給人的第一印象。】
【事實上,多元味道的調和才是蜀地飲食的核心要領,川菜推崇複合味,在烹飪中,糖與調味料協同創造出荔枝口、魚香味等獨有味型。】
【在蜀地,無論餐廳後廚還是鄉間灶頭,複合調味都是川廚的看家本領;從冷盤到熱炒,糖都不動聲色的隱匿其間,而鏡頭前的夏師傅,正是附近十里八鄉文明的廚師。】
隨著張昆的介紹,給大肘子淋好醬汁的夏師傅,憨厚的看了一眼鏡頭,臉色像極了郫縣豆瓣。
張昆沒有繼續逗弄這位憨厚的廚子,繼續介紹起了九鬥碗,隨著鏡頭轉開,紅溫狀態下的夏師傅才逐漸恢復正常。
【如今,不管紅白事的形式如何變化,宴席上,九鬥碗依舊是老傳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依然是吉慶而美味的甜燒白,俗名夾沙扣兒。】
【白肉油脂盡出,服帖的癱軟在清甜的糯米上,只剩下又沙又糯的口感,和柔順纏綿的酣甜,糖早已化為醇香無需顯山露水,它一直都是壩壩宴的絕對主角。】
【說到口味,各地的人莫衷一是,不過談到甜,大家又都會相視一笑,杯盤盡掃。】
……
“開席咯!”村裡嗓門兒最大的宴席話事人一開口,百多桌陸陸續續坐滿了人,人們以家庭、親疏為單位肆意排列組合,在熱鬧的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座位。
每張桌面上都擺放有十隻紅色壽碗,吃完這頓飯,碗都要拿回自己家,圖個吉利,部分的碗底下,還藏有紅紙包好的封錢,喜上加喜。
早就身經百戰知道規矩的小孩們,上桌第一件事就是掀開碗,看看底下有沒有驚喜,四周不斷有小孩發出或驚喜或鬱郁的聲音。
封錢都是隨機的,總共只放了99個,平均下來一桌不到一個,在場的小孩兒又豈止百個,註定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大人們翻到吉利,一般都會轉贈給桌上後輩小孩,換來一聲聲充滿誠意的感謝。
張昆是個老六,他那桌是大伯中獎,還不等大伯拿給本桌年齡輩份最小的小平安,張老六眼疾手快先下手為強,奪過了那一隻吉碗,嘴裡不住地念叨:“謝大爺賞!”
滿臉委屈地張平安,惹得郭芳給了好大兒好幾個柺子,沒好氣地說道:“你都成年了,還跟弟弟搶東西,倒你媽爐子!”
“誒嘿嘿,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看著沒皮沒臉的堂哥,張平安默默畫了幾個圈圈,想到堂哥送的頂配外星人筆記本,也不是很氣了,算了,由他吧,他想要。
不遠處,另一桌,小王面色羞憤的陪著張芃芃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