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那就定藍玉了!
攬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章 那就定藍玉了!,大明皇孫:從改商籍開始成為全球一帝,攬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懷說:“假若我是天子,對於那份奏摺,加上您的補充完善,若大臣們仍然反對,也必須執行!”
“我任用大臣,是要他們解決問題的,既然對策正確,若他們的意見確有道理,我會採納。
“但若是他們拿不出合理的反駁理由,只會用諸如什麼開放海禁會有潛在危險之類的搪塞之詞,或是搬出什麼禮義廉恥來阻撓,那就休提!”
朱元璋眼中閃爍著光芒,拍手稱好:“說得妙!要是隻扯什麼禮義廉恥,就別談了!”
“歷史上因過分強調禮義廉恥而導致國家衰敗的例子還少嗎?君王若無堅定主張,如何能治理好國家?如何能開疆拓土?”
“不說別的,早些時候,翰林院就曾勸諫皇上,說什麼太平盛世,不宜頻繁用兵,說什麼好戰必亡等等,各種道理層出不窮。”
“我告訴你一件事,西域帖木兒汗國自洪武二十四年,即今年起,總計向我國朝貢八次。”
“但實際上成功抵達應天府的朝貢隊伍,僅有兩次,你想一想,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朱懷略加思索,嘗試性地猜測:“會不會是途中遭到劫掠?西域各國要透過哈密才能到達我國朝貢,而哈密現不在朝廷掌控之中,唯一可能就是被哈密偽元政權所劫。”
朱元璋仰天大笑,拍著朱懷的肩膀讚道:“好個聰明的孫子!一針見血!說得精彩極了!”
“沒錯!正如你所言,連你都能想到的問題,可那些翰林院的迂腐書生又是怎麼說的?他們竟讓皇上查查是否是因為朝貢隊伍迷失在沙漠中,或是由於天氣原因放棄朝貢。”
朱懷瞠目結舌,疑惑發問:“這顯而易見的道理,翰林院的學士們竟視而不見?”
朱元璋冷哼一聲:“非是看不見,實乃他們不願看見,因為一旦查明真相,大明必然面臨戰爭,而戰爭意味著耗費民力財力,他們不願承受這樣的代價。”
朱懷皺眉思索:“如此一來,那些偽元異族將會不斷試探我大明的容忍底線,我們就只能一味忍讓下去嗎?”
朱元璋緊握拳頭,堅定地道:“說得沒錯!任何一個膽敢試探大明底線的宵小之輩,我們都無法容忍,也不應容忍,因為國家是君主的國家,江山是君主的江山!國若破了,官還可繼續為官,但君主還能再為君主嗎?”
“因此,孩子,你現在明白了,為何為父告誡你,不可盡信迂腐的儒生?我們需藉助他們的道德操守、通情達理以及淵博知識,但我們絕不能採納他們那些脫離實際的治國方略。”
朱懷點頭以示理解。
朱懷忽然來了好奇心,向朱元璋詢問:“那父親您認為,倘若真的要出兵作戰,朝廷會派遣何人前往?”
至洪武二十四年,蒙古餘部大員雖被驅逐,但並未徹底消滅。
他們逃往草原,逃往絲綢之路,逃往遼東,依然帶領殘餘勢力覬覦大明江山。
儘管朱元璋在後世受到不少文人的批評,但在軍事領域,無人能夠質疑他卓越的戰略眼光。
自建國之初,朱元璋即視北元為大明最為棘手的敵人。
自徐達起,眾多驍勇善戰的大明將領率領軍中精銳連續多年北伐。
朱元璋沉吟片刻,望著朱懷,神情略顯懷念地說:“徐達這個人,不僅勤於學習,而且能虛心接納各方合理的意見,具有全域性視野,治軍嚴謹,堪稱大明最擅長領兵作戰的將軍。”
語氣一轉,他接著道:“然而,在我心裡,卻更為欣賞常遇春,此人性喜冒險、積極進取且勇於表現,乃是戰場上的一員悍將。”
輕聲嘆息,他續道:“遺憾的是,兩位猛將皆已離世。”
迴歸正題,朱元璋開始向朱懷分析:“如今朝廷可供調遣的武將尚多,宋晟、劉真、藍玉都是征戰沙場的良才。”
“宋晟行軍打仗穩健而有狠勁,若派他鎮守哈密,必能使敵人膽寒,使其在未來數年內不敢在西域有所動作,但缺點在於他的用兵過於保守,難以取得重大勝利。”
“劉真此人攻城拔寨頗有心得,但卻不擅長防守,一旦形勢不利,可能會導致戰敗。”
朱懷滿含期待地問:“那藍玉呢?”
朱元璋摸了摸額頭:“藍玉與常遇春頗為相似,繼承了其姐夫的作戰風格,喜好冒險,用兵激進,勝負往往在一念之間。”
朱元璋的分析公正客觀,對於手下這些將領的瞭解,他的識人眼光確實獨到。
他饒有興趣地看著朱懷,“孩子,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