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馭下之策
攬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章 馭下之策,大明皇孫:從改商籍開始成為全球一帝,攬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呈上的奏疏共有兩份,一份來自關中,一份源自江南。
朱元璋翻開奏疏展示給朱懷看。
繼而嘿嘿一笑:“我替皇上先行篩選奏疏。”
“你看這兩份地方送來的奏疏,有何看法?”
朱懷緊鎖眉頭,專注閱讀,久久未語。
朱元璋則在一旁悠然自得地品茗,耐心等待。
這是朱懷首次直面國家要務,他格外珍視這次難得的機會,深知這對於他的未來具有重大意義。
他十分慎重,畢竟他無法像朱元璋那樣駕輕就熟、從容應對。
朱懷沉思良久,才謹慎地提出了意見。
“首先需查明國庫現存銀兩數目。”
朱懷發話。
朱元璋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頓,而後笑容滿面地道:“對對!”
眼中流露出難以掩飾的讚賞之意。
他自己都未曾意識到這個問題,身為皇帝,他本該掌握這些前提資訊,唯有如此,才能批閱奏疏。
然而這個孩子不同,他對明朝內政並不瞭解。
他不是一個盲目衝動的少年,更非一個僅憑小聰明賣弄的愣頭青!
朱元璋內心做出了評判!
作為一個領導者,要有敢於提出疑問的勇氣,不被他人左右,不因急於表現或爭強好勝而隨意發表見解。
朱元璋暗忖,這小子年紀雖輕,卻表現得沉穩老練,這第一句話就讓他不禁點頭讚許。
朱元璋說:“那就假設國庫現銀有二十萬兩。”
朱懷眉頭皺得更深:“這麼少嗎?”
朱元璋平靜地點點頭:“是的。”
國庫匱乏,舉步維艱,他想借此觀察自己這位孫子究竟是勇克難關,還是逃避抱怨。
慶幸的是,朱懷並未在銀兩問題上糾纏太久。
他分析道:“關中地區遭受旱災,急需五萬石糧食,關乎數百萬人生死,若處置不當,恐引發民變。”
朱元璋默默傾聽,靜待下文。
“儘管秋糧即將收穫,數量雖少,卻足以讓百姓免於飢餓。”
朱懷深吸一口氣,接著說:“可以調撥糧食,但不必全額供給,可將所需糧食減半,只要給百姓留下生存的希望,待到秋糧收穫,便能穩定關中局勢。”
悠閒躺在搖椅上的朱元璋心中暗喜,心想:這小子果然有些真材實料,是我低估你了。
他沒有立刻反駁朱懷,而是鼓勵他繼續陳述觀點。
朱懷接著講道:“關於新安江清淤一事,應當暫緩辦理!倘若江浙河道阻塞,農田得不到灌溉,將直接影響到日後的民生存亡。”
朱元璋盯著他問道:“那就是需要撥款嘍?”
朱懷搖了搖頭:“不一定非要動用國庫。”
朱元璋驚訝地看著他:“不用撥款?”
朱懷解釋:“可令當地官員組織動員百姓,讓百姓主動參與清淤工作。”
朱元璋笑了笑:“民心哪有那麼容易調動,如果人人皆有這般覺悟,朝廷也就無需治理百姓了。”
朱懷點頭:“您先聽我把話說完。”
“不讓他們的付出落空,卻也無需直接賞賜銀兩。”
這句話成功挑起了朱元璋的好奇心,“哦?”
朱懷提議道:“首先,朝廷可以設立石碑與牌坊,將參與治河的所有百姓姓名鐫刻其上。”
朱元璋贊同地點點頭:“此舉既能籠絡民心,賦予他們榮耀,既然你提到了第一條措施,那必然還有第二條吧?”
朱懷接著建議:“新安江臨近海域,朝廷雖嚴令禁止百姓下海捕魚,卻可暫時開放近海區域,允許百姓捕撈。”
朱元璋眼中流露出讚賞的目光:“透過利益誘導,比起空頭銜更能使百姓滿意。”
他回味了一下,又補充道:“不錯,不過並不完全準確。”
朱懷正欲欣然接受讚揚,卻聽到朱元璋如此評價,不禁困惑地問道:“難道還有什麼未曾考慮到的地方嗎?”
朱元璋充滿疼愛地看著朱懷,語重心長地說:“你的想法已經很好了。
但你要明白,你現在是從執行者的角度看問題,若是站在領導者的角度,則你所說的還存在較大疏漏。”
朱懷神情莊重:“請您指教。”
朱元璋慈祥地笑著說:“那我就和你細細剖析一番。
首先,你提出的確實很好,但不能地方要什麼,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