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8章 智取碎葉城:高景軒獻策,雙將領命,大唐西征再布奇局,大唐不屈戰魂,高小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曄靈察聞聽高景軒之計,不禁面露喜色,連聲讚道:“妙哉!妙哉!此事非你莫屬,即刻啟程,與石國、史國國王共謀大業!”
“遵命!”高景軒應聲而起,步伐堅定,毅然離去,心中已繪就一幅勝券在握的藍圖。
時光荏苒,轉眼至八月十三,碎葉城內,吐火仙可汗的眉頭緊鎖,一道緊急戰報如利刃般穿透了他的心房——北方的莫賀大軍如狂風驟雨般席捲而來,羯丹山失守,三千守軍化為烏有,僅餘數十殘兵逃回,祭壇告急,彷彿預示著命運的轉折。
次日,碎葉水北,唐軍北路軍在蓋嘉運的率領下,猶如天兵降臨,與碎葉城僅一水之隔,對峙之勢已成。與此同時,南路軍邊令誠率步兵抵達裴將軍城,與李曄靈察的騎兵會師,兩軍合璧,士氣如虹。
八月十四日下午,昭武九姓的石國國王莫賀礎、史國國王斯謹提,在高景軒的精心策劃下,率精銳之師突襲新城。施尼達幹倉促應戰,三千騎兵瞬間崩潰,城門告破,石、史聯軍如入無人之境,施尼達幹戰死沙場,新城易主。僅存的十餘人拼死突圍,帶回新城淪陷的噩耗,給吐火仙可汗本就緊繃的神經再添重壓。
吐火仙聞言,震驚之餘,更多的是決絕。他深知,退無可退,唯有在碎葉城下,與唐軍決一死戰,方能求得一線生機。
碎葉水北,大唐安西軍中軍大帳內,氣氛肅穆而莊重。蓋嘉運,這位四十餘歲、鬚髮皆張、身披重甲的副都護,望著帳內濟濟一堂的將星,心中豪情萬丈,笑容可掬:“諸位免禮,共商大計!”
“謝都護大人!”眾將齊聲應和,眼中閃爍著對勝利的渴望。
蓋嘉運環視四周,忽而想起高景軒,遂笑問李曄靈察:“李將軍,那位日行千里、連克五城的勇士高景軒,此刻何在?”
李曄靈察連忙出列,恭敬答道:“回稟都護,高景軒已至,只因軍職低微,未敢擅入。若大人慾見,末將即刻傳喚。”
蓋嘉運聞言,愛才之心頓起,急道:“速速請來!”
不多時,高景軒被領入大帳,他雖衣著樸素,但眼神中透露出的堅毅與果敢,卻讓在場眾人側目。蓋嘉運見狀,心中暗自讚歎,知此人定非池中之物。
一場關乎國家命運的決戰,即將在碎葉城下拉開序幕,而高景軒,這位年輕的勇士,也將在這場歷史的洪流中,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篇章。
智勇雙全,田仁琬再展德政之光;奇謀定勝,高景軒力薦英才守關隘
田仁琬,這位從地方一路攀升至朝堂重臣的智者,其德政之名早已在民間傳為佳話。在易州任刺史期間,他以民為本,施行仁政,深得百姓愛戴。百姓們感念其恩德,自發樹碑立傳,以銘記這位好官的功績,後世更是有“田仁琬德政碑”出土,見證了其不朽的聲譽。如今,田仁琬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政治智慧,再次在軍中展現出其非凡的才能。
面對蓋嘉運的詢問,田仁琬笑而不語,心中早已盤算好一切。他深知蓋嘉運的顧慮,也明白邊令誠的意圖,於是巧妙地提出一個折中之策:“邊大人的提議確有道理,但兵力配置需得精妙。五千騎兵,既不易暴露行蹤,又能形成有效戰力。至於領兵之人,趙將軍年輕有為,然資歷尚淺,恐難以服眾。李曄將軍則經驗豐富,威望卓著,由他領兵,趙將軍隨行參贊,實為最佳搭配。如此安排,既顯朝廷對年輕將領的重視,又確保任務順利完成。”
蓋嘉運聞言,心中暗自讚歎田仁琬的老練與周全,笑著點頭表示贊同,並轉向邊令誠,詢問其意見。邊令誠雖心中不滿,卻也不得不佩服田仁琬的圓滑,只得勉強擠出笑容,表示贊同。
隨後,話題轉至扼守賀邏嶺的人選。此任務看似輕鬆,實則責任重大,是立大功的絕佳機會。眾將紛紛請纓,帳內一時熱鬧非凡。蓋嘉運見狀,正感為難之際,田仁琬再次獻計,提議讓高景軒推薦人選。這一招既解了蓋嘉運的燃眉之急,又巧妙地將責任推給了高景軒,同時也考驗了高景軒的識人能力。
高景軒心中雖有猶豫,但轉念一想,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他迅速在腦海中篩選合適的人選,最終決定舉薦高仙芝。高仙芝雖有愛財之名,但其軍事才能卻是不容小覷。高景軒深知,若能借此機會為高仙芝爭取到立功的機會,不僅能拉近彼此關係,更能為日後相互照應打下基礎。於是,他毅然拱手推薦道:“大人,末將以為遍州城守捉使高仙芝將軍,勇猛善戰,且對地形熟悉,由他率兵兩千扼守賀邏嶺,定能萬無一失。”
蓋嘉運聞言,略一沉吟,便點頭應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