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最大的決心!並肩作戰
邩鳥無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七章 最大的決心!並肩作戰,足球:神級影鋒,從鸚鵡軍團開始,邩鳥無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哪裡受了傷很疼,大腦會在這個部位要受到再次傷害時條件反射完成自我保護。
也就是我們想用受了傷的手拄在桌上起身時,疼痛的手會先於人的大腦條件反射自動“反彈”起來。
這是人體自身最重要的自我保護能力,因為這個自我保護機制,人體才不會一傷再傷。
但大多數運動員之所以選擇“打封閉”,目的正是關了這最後一層本能的自我保護!
幾乎所有職業競技者打封閉的時間,都是比賽前二三十分鐘。
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間點“打封閉”?
只要“打封閉”的位置準確,十幾分鍾內“麻醉止痛”就可以見效。
這樣一來,運動員就能毫無痛感,在比賽當中貌似像正常一樣的做競技動作。
可是!
馬克羅卡這樣受傷的人,哪能像健健康康時一樣全力加速跑,完全發力向上跳呢?
這樣做,必然是會有副作用的。
本來已經受傷的軀幹、肌肉乃至骨骼組織更容易二次受傷,打個比方,本來韌帶只是輕微撕裂,輕微撕裂的韌帶毫無疼痛感,再度正常發力會導致什麼後果?
重度撕裂!
那麼要撕裂到什麼程度你才會有感覺自己真的不行了呢?
直到這條韌帶徹底斷裂,那場比賽當中你都不會再有任何感覺。
你已經把自己身體疼痛的警報徹徹底底的關了!
那個所謂“封閉區域”受再大的傷害身體都沒有能力反饋給大腦。
就韌帶而言,“打封閉”會使得韌帶更脆,柔韌性變差,二次重傷的風險也大大增加。
馬克羅卡為了這一場比賽,顯然是賭上了自己的整個職業生涯。
“這絕對不行!”
楊塵聽了這話,直接出面反駁。
“你現在正在恢復的最關鍵時期,就差一點就痊癒了。”
“如果在這個節骨眼上,你二次受傷,那後果不堪設想!”
“聽我的,真的不值得!”
“這一屆國王杯沒了也就沒了,你才二十多歲出頭,還有大好的未來。”
“再說,我們替你上場拼一拼,興許能晉級呢!四強賽你不就可以上場了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