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赫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 去接待辦(求追讀),都重生了誰還追妻啊,樓下赫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前世,傻子瓜子在整個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都非常暢銷。
創始人年廣九更是憑藉炒瓜子的絕活,在1976年就賺到了100萬,並被各大報社報道,人稱“中國第一商販”。
但在九十年代末開始,一個名叫“恰恰”的瓜子橫空出世,直接佔據了瓜子一行的半壁江山。
洽洽瓜子憑藉著鹹淡可口的瓜子,一經問世就暢銷全國。
這並非是說洽洽瓜子比傻子瓜子更好吃,而是洽洽瓜子更懂得設計與營銷。
在傳統的炒貨攤上,隨便拿張報紙就包好了要買的瓜子,頂多也是裝上塑膠袋,顯得廉價低檔。
而洽洽瓜子的包裝,不僅用了環保結實的包裝袋,而且還是特有的中國紅牛皮紙,豎式大信封,民俗色彩強烈的手寫體文字,這些都是設計之初就保持的包裝風格。
而這樣的設計不僅讓人耳目一新,瞬間就讓人感到包裝的舒適、質感和高階大氣,還同時符合了時尚和環保的要求,將現代流行新趨勢與傳統文化進行完美的結合。
除了設計,在營銷方面,洽洽瓜子也做到了極致,首先創始人陳先保猛砸400萬,把洽洽瓜子的廣告送上了央視的黃金時段。
彼時所有人都說陳先保是“瘋子”,公司管理層也極力反對,而他卻寧可借錢,也要投下這筆天價廣告費。
90年代末,世紀之交的國產品牌,敢不敢花大價錢在央視黃金時段砸廣告,往往就是品牌檔次的分水嶺。
而廣告效果也是顯著的。
幾乎一夜之間,洽洽就在全國家喻戶曉,廣告效果令人震驚。
在1999年,洽洽的銷售額僅3000多萬,但在投下央視廣告後,2000年銷售額就突破1億,2001年更是暴增至4億。
短短3年,洽洽就無可爭議地奠定了“瓜子第一品牌”的強勢地位。
類似集卡、中獎等招式更是數不勝數,這才保證了洽洽瓜子品牌的長紅。
林書平品嚐過宋剛炒出來的瓜子,那可是比隔壁利民瓜子好吃的不是一丁半點,也正是因為口味獨特,生意火爆,因此遭人嫉恨是很正常的事情。
前世老丈人待自己不錯,可惜鋃鐺入獄,這一世由於自己的插手,讓老丈人免除了牢獄之災,這是舉手之勞。
但如果幫助老丈人把生意產業化,那可就不是舉手之勞了,因此林書平也就只是提出個建議,老丈人能不能勇敢的邁出這一步,那就要看他自己了。
不過很顯然林書平丟擲的鉤子,把宋剛釣成了翹嘴,開始熱情高漲的跟林書平討論炒瓜子產業化的過程,林書平也是知無不言,甚至學習偉人,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戰略”。
所謂農村包圍城市,就是放棄那些大品牌商超,而是先從攻略鄉村城鎮小賣部開始,把貨源先在這裡鋪開,開啟渠道,等有錢了再投入宣傳資金,廣而告之。
宋剛聽的那叫一個熱血沸騰,如果不是旁邊還有林寶國,差點就激動的跟林書平稱兄道弟了。
足足待了兩個小時,宋剛一家人才離開。
“小林子,明天見!”
臨走前,宋時弦回過頭來,笑容明媚的揮手道。
林書平沒反應,還是老媽尤豫輕輕一巴掌拍在後腦勺,才擠出一絲笑容回道:“明天見!”
等對方走後,尤豫奇怪說道:“往日裡你見了時弦恨不得黏在她身上搖尾巴,今天這是怎麼了?轉性了?你不想要討時弦當老婆了?”
“不想。”
林書平搖頭,在林寶國和尤豫臉色大變之際,主動說道:“爸,媽,我現在不想談物件,只想好好上班搞事業,對了,忘了告訴你們,我明天要去市政府接待辦上班了。”
“市政府?”
“接待辦?”
林寶國和尤豫瞬間被吸引,但還是有些不明所以。
“我現在的工作檔案還在市紡織廠,我是暫時被借調到市政府招待辦去當接待員。”
林書平仔細解釋道:“主要工作是為外來投資商介紹咱們鵝城本地的投資環境。”
林寶國一聽,頓時鬆了口氣:“原來是借調,看來組織上還是很看重你的,不錯,最近我也聽說的確有很多港商北上,想要投資內地,你去市政府見見世面也好。”
尤豫聞言,也是不疑有他,畢竟林書平打小在鵝城長大,粵語還是精通的,接待港商,為港商介紹一下鵝城的環境也並不是多難的事情。
他們沒想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