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赫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章 好年輕的作家(求追讀),都重生了誰還追妻啊,樓下赫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香港站很快就抵達,下車地點在紅磡。

抵達香港境內後車廂廁所也是真的關閉了,葉繼紅嘴硬的後果就是強撐著目的地抵達後,拖著行李箱就快步離開,身形倉皇。

這還是在聽到林書平的勸誡後,及時停止了喝水。

不然的話,搞不好就要當眾出醜。

值得一提的是,抵達香港站後,林書平再次被檢查了身份證件,以及鵝城市政府開具的介紹信、出入境手續等,還被詢問了來香港的原因,當林書平拿出《明報》的約稿函和簽約邀請函後,對方很快就放行。

雖然改開以來內地在變得越來越好,但逃港者卻也依舊存在,這也就讓兩地政府都在其中設定了重重關卡,確保不會在明面上出現非法移民。

明報集團的地址在香港東區北角,即香港島北岸,而林書平的落腳地在紅磡,兩地“隔海相望”,不過路途很近,不到十公里,因此林書平在出了車站後,就直奔港口,然後乘坐渡輪前往東區。

而傳聞金庸每天上下班也是乘坐渡輪往返。

整個香港依然是入目可見的繁華,只要不去所謂的貧民窟,當下的景象基本上與新世紀後沒什麼兩樣,基礎設施已經很固定,這一點跟日新月異的大陸完全不一樣。

如果是第一次來香港的內地公民,大機率會被眼前景象所震撼,但林生平卻是見怪不怪,甚至還感覺到公路等一些基礎設施在這個時候已經呈現出破敗頹勢了。

但這畢竟是東方第一金融港,而且正值八十年代黃金期,不僅金融業發達,娛樂新聞業也是在整個東亞地區首屈一指,影響力也全面覆蓋了日韓等地區,這個時期的香港明星,不管是業務能力還是個人影響力,都是真的很能打。

而在各種影視的影響下,香港青年男女的穿著也都相對時髦,甚至與後世都相差不大,這就不得不提出那句名言了:時尚是個輪迴。

抵達東區後,林書平沒有去乘坐公交車,而是跟著報社寄來的地址,用流利的粵語夾雜英文打聽著目的地,充分融入當地人的言談舉止,如此很快便到了北角的明報大廈。

明報大廈稍顯破舊,畢竟從《明報》創立至今,已經沿用了幾十年,不過近期《明報》意圖上市,不斷發展,盈利額也在不斷突破新高,所以已經規劃了新的辦公大樓。

三年後,《明報》將會搬遷至不遠處的柴灣嘉業街十八號,也就是後世的明報工業中心。

原明報大廈則直接成為歷史塵埃,屆時一簇新大樓將拔地而起。

“跟我想象中的差距有點大啊!”

林書平站在明報大廈前,看著手中信函上標註的地址,喃喃自語:“香港北角英皇道六五一號,沒錯的,就是這裡。”

眼前的明報大廈高僅有九層,而且外形條件已經很破舊了。

而整個入口大門也僅僅只有一扇門,而且空間狹窄到只能一人出入,兩個人同時出入的話,幾乎不可能。

林書平整理了一下心中的落差感,揹著包進入明報大廈。

剛進門,大約只有五尺見方的地方,就見到一個供人等候的電梯間,而與電梯間相對的則是一個四尺來高的櫃檯。

櫃檯後面坐著一位禿頂的阿伯,六七十歲的樣子,正在聽著收音機裡的內容播報,看到林書平進來,便聲音洪亮的用粵語問道:“找誰啊?”

林書平一邊把手中的約稿函拿出來,一邊笑著說道:“我是《明報》的約稿作者,今天是來進行版權簽約的。”

阿伯眼皮都沒抬一下,說道:“我這裡不接待人,只是個收發室,你找人去樓上。”

言畢便不再搭話,細細聽著收音機裡的內容。

收音機的外放聲開的很大,林書平也聽到了一些,大抵是譚詠麟宣佈永久退出音樂競技節目的宣言。

這是譚張爭霸的結果,沒過多久,張國榮也將會跟進宣言。

這也是後來譚詠麟多次拒絕《我是歌手》等節目邀請的原因。

至於張國榮……

想起張國榮後來的遭遇,林書平有些悵然,收拾了一下心思,乘坐電梯前往六樓。

六樓是《明報》辦公接待區,剛走出電梯,林書平就看到了接待臺。

臺前站著幾人正在交流著什麼,林書平也沒覺得冒昧,走過去用粵語說道:“你好,我是貴報的約稿作者,我叫林書平,應該是有預約的。”

接待人員聞言,立即拿出預約冊子看了一下,卻並沒有發覺一個叫林書平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復甦:輟學的我,吃成了戰神

滄海桑田

西幻女配靠學習飛昇了

胡椒愛吃魚

逆世重修,回到妻女死亡前

扮陽吃虎

在文野建立腦葉學院

塔爾雅

火紅年代:手搓戰機到院士

火紅年代一俗人

幻世之刺客傳說

暗舞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