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7章、鑑察院太強,光宗耀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辦好此事,禮部尚書舍你其誰?”

“……下官明白了。”方從哲作了個揖,“多謝大宗伯解惑。”

“來來來,說一說哪些主事、經歷堪用,速速定下人手來……”

朱國祚這回志在必得,而一旦成功,已經經營了六年多的禮部為何不多留一些善緣?

但此時,也有一些人志在必得。

吏部尚書的廷推由葉向高暫領主持,他位高權重,也不打算挪窩,所以非常想提攜一個得力心腹。

但眾所周知,如今有資格參與廷推的人裡,以鑑察院最多。

因為鑑察院還管著六科。

廷推原先就是三品以上加九卿、僉都御史、國子監祭酒有資格,各部三品以上一共就三人。都察院本就有兩個都御史、兩個副都御使,再加上兩個僉都御史,一個部門就有六個參與廷推的資格。

後來陸光祖擔任吏部尚書時,又奏請一事獲准。那就是推選吏部尚書、兵部尚書、各邊總督及內閣大臣這些重要職位時,讓六科都給事及十三道監察御史也參與其中。這樣一來,都察院的名額更多,幾乎一舉成為壓倒性的力量。

原先科道言官的立場也較為分散,那倒還好。

但現在科道言官都由鑑察院統管,這可就十分恐怖了。

不說沈鯉足以影響整個鑑察院體系二十七張票的去向,只要他能影響其中的一半甚至一小半,那麼就能實質性決定最終推舉出的正陪名單。

樞密院體系不再參與廷推,那便是御書房有總領中書大臣、通政使、翰林院掌院學士、詹事府詹事四票;施政院有總督政務大臣、戶刑工三部尚書及左右侍郎、光祿寺卿、太醫院使十二票,進賢院有太常宰、吏禮二部尚書及左右侍郎、太學祭酒、太常寺卿、鴻臚寺卿十票。

也就是說,如果廷推的是二品以上大員,鑑察院一家的票數都要多於另外三家之和。

好在廷推只是推出一正兩陪,一共有三個名額。

這總共五十三張票裡,爭取到足夠多的票數就足以進入大名單,後面則是看聖心屬誰了。

朱國祚有把握進入大名單,而聖心一事,就要靠辦好皇帝目前關心的這件事來爭取。

方從哲幫他,他才好幫方從哲。

聖眷殊恩拔擢他為禮部尚書多年,朝堂之上,年富力強的朱國祚離位極人臣實在只有一步之遙,太多人願意與他結這一個善緣。

而三屆禮部會試、一次恩科會試,朱國祚又已經堪稱多少新進的“恩師”?

京城裡的密切往來,都被正在調整之中的廠衛更加勤心地關注著。

紫禁城裡,朱常洛聽著王安呈稟,微微笑了起來。

“不必盯得這麼仔細。”他提醒了一下王安,“如今你是內臣之首了,提督錦衣衛事兼掌都知監,只用做好該有的察事歸檔之事。百官之察,在證不在預。沒到事發查辦的時候,不必讓朕猜忌。”

王安心頭一凜,彎腰稱是。

朱常洛站起來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朕知道如今內臣是不如昔日威風了,權柄也漸少。你雖歷練了這麼幾年,但要把內臣們管好,仍要謹慎。告訴下面的人,守好本分,朕又豈會薄待身邊服侍的人?眼下,還沒到為太監宮女們定下新制的時候。朕把財計和外患稍稍理順之前,不要生事,不要添亂。”

“奴婢謹記!”

朱常洛離開了乾清宮,往坤寧宮那邊走去。

三年來相對“閒”一些的日子到頭了。

皇帝要在這麼多方勢力的中央反覆平衡,還要引動他們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做好那麼多事,這是十分耗費心神的事。

在過去的幾年裡,田樂是他的一條腿,田義和陳矩是他的另一條腿,昌明號是他的一隻臂膀,王錫爵及改革中樞之後的得利者是他的另一隻臂膀。

現在,有一手一腳都需要先關注好,才能對內對外打出一番拳腳來。

既然禮部那邊訊息已經傳開了,朝臣們只怕也會開始心悸。

皇帝有意用心於外,那麼這回那些大好官位,是不是好坐?坐上去之後要做哪些事,有沒有一些心理準備?

廷推這個環節,朱常洛並不是太關注。

最終能不能坐到相應的位置,仍是要看眾人在馬上就將到來的女真諸部朝見一事上的主張願不願、能不能得聖心。

尤其是明不明白內鬥的分寸、國家的福祉重心在哪裡。

三月二十七,廷推的結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差顆柚子

糖歸

上層建築

顧幾

被神豪系統繫結後,我爽麻了!

每天一頓飯

百賤不如一婚

南門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