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9章、國中之國,光宗耀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朱常洛現在顯然就是準備既要又要的,因為他手上有一本賬。

“辦法總是人想的。人定勝天,朝廷又豈會治不了鈔關之險?”朱常洛看著王承勳和李三才,“初定遮洋總改製為商之後,朝野縱說紛紜。如今你們兩人都在,說說看,會對漕河、漕糧產生什麼變化。”

王承勳很聽話:“臣悉聽聖命。得失利弊,陛下與朝堂諸公定是都細細考量過了。”

李三才不由得先看了看他。

這是架著我?

皇帝和朝堂諸公已經細細考量過了,那總督漕運衙門就算有什麼話,是不是也只是提醒皇帝和朝廷關注那些“弊”,而要承認利大於弊?

“陛下,遮洋總只解運新增金花銀,那自是有其他安穩法子。如今漕糧北運概派於其餘十二總,遮洋總改製為商,對漕河、漕糧倒不會大有擾動。然遼東邊糧仍有不少是由遮洋總解運,臣也聽出來了,陛下和諸位公卿只是以一總試行,將來卻是要大改漕河的。臣尚不知曉這漕河新政精要,不敢妄言。”

他把新政兩個字著重了一些,而後則擺出我不知道、我要聽聽的表情,看向了其他大臣。

江南也不傻,遮洋總改製為商,後面先有漕河新政,還會有其他新政嗎?

泰昌元年之後,皇帝的意志漸漸清晰,朝堂公卿到底怎麼想的,江南又會怎麼想?

不料皇帝卻點了點頭:“道甫和新建伯都這麼說,那麼足見遮洋總改製為商沒什麼大問題。既然如此,那就說說遮洋總改製為商的具體方略吧。所涉運軍、所涉僉派衛所、所涉兌運事、所存漕船,今年內是要把這個事辦好的,也便於你們回去之後安排明年漕運。”

李三才聽到這裡,心裡稍稍安穩了一些,但也失落了一些。

聽起來皇帝沒有把他調任他處的意思,這是既不過問他之前在漕軍面前的強勢,也不因今年的風波而懲處他。

可正是因為風波已起,李三才其實更想離開這個位置。

蕭大亨南下,李三才是很清楚的:南京這次至少要走一個尚書!

京城裡,也多有年老重臣。

他是慣於調整自己行事作風和立場的人,當然想到京師來。

為此,他才開始與顧憲成交好,想為將來打好基礎。

在這養心殿裡,隨後果然是速速議完了遮洋總改製為商的事。

一個是漕軍總兵官,一個總督漕運提督漕軍軍務,要動漕軍中的一總,皇帝召他們來似乎倒只為了推進這件事。

那麼一開始把調子起得那麼高,要為漕河治病,要為皇帝“延壽”,那又何必?

“你們既然抵京了,就再呆上一段時間。”朱常洛又很看重他們的樣子,滿臉都是笑容,“留京辦公,先把遮洋總資產合計一下,列席改制競買。八月朕大婚,你們參加完大典再回淮安吧。”

“……臣謝陛下恩典。”

李三才心中翻江倒海:這麼快就直接競買?

江南還陷於欽差南下辦案的風波之中,江南大商們因為江右程家的事而人心惶惶,那這遮洋總會被哪裡的商幫拿下來?

他們都離開了,朱常洛留在養心殿。

夜裡就懶得挪了,養心殿格局緊湊,也確實怪不得後來的清朝皇帝喜歡呆在這裡。

“就讓淑妃到這裡來吧,今夜也不必再回景仁宮了。”

王安心想著,淑妃的家人也抵京了。

她的母親進宮探望時,自然會知道還讓淑妃留寢了。這種恩典自然也會傳到王珣那些人的耳朵裡,讓他們更加安心地投入到隨後的遮洋總改制競買之中。

他覺得自從皇帝掌權之後,自己的長進越來越快速了。

……

深夜的鎮江西面勇衛營裡,蕭大亨等人一直聽耿定力說到現在。

這一晚,他們不知聽到了多少姓氏,聽到了多少人名,聽到了多麼複雜的關係。

“欽差大人都要辦嗎?”耿定力臉帶譏笑,“不知革員如此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能不能免了九族之罪?”

“你說得很好,本欽差很滿意。”蕭大亨表示讚賞,“但你這神情,本欽差不喜歡。”

耿定力並不改變他的表情,只是過了許久之後,才看向成敬。

悠悠嘆了一口氣之後,他站起來,向成敬跪下了。

“勞成公公呈稟陛下,罪員耿定力愧負聖賢教誨、愧負皇恩,死不足惜。”他抬起頭看著成敬,緩緩說道,“只是這江南官場,實在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深情錯付:盛家夫人從不吃回頭草

使用者18190483

離譜!繫結非人老公,我虐哭遊戲

許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