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9章、都想借題發揮,光宗耀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然。當年就奏請過清查諸王土地,但不了了之。”
“清查諸王土地?”朱常洛眼神凝重,“那些折祿莊田?”
“正是。積欠既多,給的折祿莊田也越來越多……”
王錫爵開始解釋起來。
朱翊鈞是一個對宗室“友好”的皇帝,張居正控了十年但死得早了,朱翊鈞剛剛親政,此後就開始了大撒幣。
給永寧公主莊田二千五百九十五頃八十二畝,給肅王二千二百四十三頃五十畝,給他的親弟弟更是把除藩的景王舊地莊田四萬頃……
王錫爵等人站在朝廷的立場,當然希望把更多土地從宗藩手裡解放出來。
這些土地,按王錫爵的說法已經多至十餘萬頃。
那可是一千多萬畝的土地。
這個問題終究是因為楚藩爆出來的偽楚王一案被推到了朱常洛面前。
宗室負擔這個老大難問題雖然是朱常洛想要主動解決的,但群臣借題發揮事先造勢的方式讓朱常洛有些被動。
他看著王錫爵,心裡知道這是設了一房四院、五相共治之後的必然結果。
王錫爵想樹立權威、留下功績,確實沒有比成功搞定了宗室負擔這件事更好的了。他因為動了官紳利益而不好的名聲,也會因此得到扭轉。
只要如今的皇帝從國家財計的長遠考慮出發願意傷害宗室就行。
“當年太上皇帝提出開宗禁,允從四民之業、弛出入之禁,但諸藩不論貧富,都極力反對。弛禁開科,利於諸將軍、中尉,諸藩為何反對?宗祿之權、莊田之利,盡在親王。”王錫爵看著朱常洛鄭重說道,“陛下御極之初,也提了允弛禁開科,但如今成效如何?宗祿盡操於藩王,貧苦宗室如何能自處?現在是楚藩先出問題,後面自然會有更多問題。”
萬曆二十一年十一月,朝廷其實就已經正式開放宗室之中最底層的奉國中尉入仕之禁,准許他們入學應舉。
但是這最底層的奉國中尉裡,祿米都被藩王操控,脫產讀書從科考之中走出來並不容易。
王錫爵的意見:不論如今朱華奎的血脈真相如何,宗室的核心問題都是各藩內部的利益分配不均。
“這麼說,三法司這次去查楚王一案,你與沈鯉的意見都是定了要查錢糧?宗室的事該禮部來管,那麼申時行也這麼看?”
朱常洛直呼名字,不滿是表達出來了的。
“臣與仲化是這樣想的,汝默也以為是好時機。”王錫爵認了下來。
朱常洛盯著他:“你們倒不怕朕不高興。”
“臣等一心忠君為國,陛下自會體諒。”
朱常洛淡漠地說道:“既然已經都鬧開了,你們認為該怎麼改,拿出方略呈上來吧。”
看著王錫爵請罪告退離開,朱常洛默默坐了好久。
他原先的想法是讓昌明號漸漸顯露出盈利能力,然後讓諸藩把自己的資產自願交到昌明號來打理,這樣的動盪是最小的。
但這楚宗案爆了出來,文臣這邊就想畢其功於一役了。
王錫爵剖解了半天,想說服朱常洛的是宗藩亂不起來,因為諸藩裡佔絕大多數的中下層和藩王、郡王們有利益矛盾。
對朱常洛來說,這次可以演一齣戲:是設了一房四院之後,“諸相”和文臣群起而逼迫,皇帝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他們可以去做這個宗室的敵人,只要朱常洛願意點頭推動。
這算是設了一房四院之後,重臣第一回明擺著向君權施壓了,雖然出發點是為了解決宗祿難題,為了國計。
只不過朱常洛並不想讓他們來主導這件事:宗室的一千多萬畝土地,他是想掌控在自己手裡,透過昌明號更加高效來利用的,而非又散入各地方,進入到官紳們的兼併程序裡。
讓他們先造勢也行,藩王們畢竟要求到他頭上,請皇帝為親戚們做主。
最後的決定權畢竟還是在朱常洛手上。
……
短時間內,朝堂上彈劾一些藩王行賄的奏疏也出現了。
風一動,已經有藩王感覺苗頭不對,希望透過向在朝官員行賄的方式來維護現有制度。
過了不久,楚王彈劾朱華趆數樁罪、朱華趆聯合了包括三位郡王在內的二十九位楚藩宗親再次彈劾朱華奎是外姓的題本都到了北京。
鑑察院那邊是讓湖廣撫按開始查,刑部和大理寺則各選了兩人下去。
禮部則開始了新的宗藩條例的部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